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贾志刚说春秋在线阅读 - 第251节

第251节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譬如子夏又说:“学好了知识就该去当官,当官当好了就该去学习。”

    按论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喜欢跟比自己强的人交往,因为他觉得只有跟这样的人交往才能提高自己。为此,孔子在生前就断言:“我死之后,子夏会越来越长进,子贡的学问则会还给我。为什么呢因为子夏喜欢跟比自己强的人交往,而子贡喜欢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

    伟大的孔子

    孔子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是个伟大的文学家,是个伟大的哲学家,是个伟大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关于教育和学习,孔子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让子孙后代们受益匪浅。譬如以下来自论语中的话,我们耳熟能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因人施教,因材施教。论语中,孔子的学生们在问到同样的问题的时候,孔子给出的答案并不相同,都是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量身定做,譬如问为政,问仁,问孝等等。

    有这样一段典型的记载,生动地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特点。

    “老师,为什么叶公问政,您说安抚本地的,招徕远处的;鲁哀公问政,您说要任用贤臣;齐景公问政,您说要节俭。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不同的答案”一次,子贡问。

    “这是因为各国的情况不同啊。”孔子说,“楚国国土大但是都城小,百姓缺乏归属感,因此需要增强凝聚力;而鲁国三桓专政,鲁哀公需要强有力的大夫;齐景公非常奢侈浪费,齐国人民怨声载道,因此他需要节俭。各国的情况不同,治理的方法自然不能一样。”

    “原来如此。”子贡恍然大悟。

    孔子也是一个音乐发烧友,他非常爱好音乐并且投师学习。但是,他在音乐上的成就没有记载,因此不能将他归类进音乐家,他只能算是音乐发烧友。

    根据记载,孔子曾经向苌弘问乐,不过可信度并不高。之后,孔子在卫国曾经向师襄子学琴,进步较大。

    回到鲁国,孔子又向鲁国太师乐学习音乐,达到了新的境界。所以,论语中有这样的两条记载。

    按论语。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徼如也,绎如也。以成。”

    按论语。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孔子的性格

    孔子的性格似乎偏于内向,善于观察学习,却不善于言谈;讲课条理分明,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却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孔子是一个好老师,却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政客,总是不能说服各国的君主重用自己。

    所以,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以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同时又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和“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平时在乡里,孔子看上去不太能说,到了朝廷面对三桓和鲁哀公的时候,说话也很小心谨慎,只有在面对学生、朋友以及与自己级别相近的官员的时候,谈起周礼和学问,才会滔滔不绝。

    按论语。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唁唁如也。君子,椒错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宣扬周礼,自己处处以周礼来要求自己,非常严格,各种礼仪随处遵守,即便是没有人看见的地方,譬如睡觉的姿势。

    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不会觉得孔子所讲的周礼都是没有用的东西,或者都是骗人的东西,尽管学生们实际上很难做到。而孔子的这份执著和毅力,成为他人格魅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们景仰。

    论语乡党第十就都是在讲孔子的性格以及怎样以周礼来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以君子自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孔子是个好面子的人,很少会谈到利据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仁者爱人”,孔子这样教导弟子们,因此孔子也这样去做。

    一次,家里的马厩失火了,孔子回来之后,只问“有人受伤没有”根本没有问马。

    如果有朋友死了却葬不起,孔子就在自己家里给朋友出殡。

    所以孔子很受尊重和敬爱。

    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这两个成语都是孔子发明的,见于论语。

    对于学生们来说,老师让人敬重,但是大家并不惧怕老师。按照论语上的说法:“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也就是说,孔子温和但是严格,高大但是不凶狠,有礼貌而且不会喋喋不休。

    总的来说,孔子就是一个慈祥的长者。

    同时,孔子还是一个坚定的人。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同时,孔子还是一个善良的人。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同时,孔子还是一个有些傲气的人。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同时,孔子还是一个谦虚的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孔子,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让人肃然起敬的人。

    但是,孔子是人,不是神。

    第二八二章胡乱论语

    孔子的一生,所提倡的可以归结为三个字:仁、德、义。

    什么是仁归结起来其实就是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什么是德归结起来其实也是八个字:欲人为者,以身作则。

    什么是义归结起来其实也是八个字:我有余力,可以助人。

    孔子门下,所谓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最终可以归结为三杰:子夏、子贡、冉有。

    学术和教育第一人:子夏

    从商第一人:子贡

    从政第一人:冉有

    三杰对于孔子本人以及孔子学说的宣扬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谁是最爱孔子的人

    孔子的学生中,最爱孔子的是子路、子贡和冉有,对孔子帮助最大的也是这三个人。不过,性格不同,他们爱老师和帮老师的方式也不同。

    子路如何爱老师帮老师已经讲得太多,不再赘述了。子贡也讲得很多了,也不再赘述。这里,单独说说冉有。

    冉有的能力强地位高,能够帮助老师的机会比较多。跟随孔子期间,冉有当孔子的管家,多数情况下老师出行都是他驾车;后来冉有做了季孙家的管家,帮助老师回到鲁国,又帮助老师获得季孙家的补贴,而师兄弟们的前程也多数靠冉有提携。

    但是,冉有与子贡不一样,子贡爱老师帮老师非常有技巧,既帮助了老师,又照顾了老师的面子,可是说件件事情都抓在老师的痒痒rou上,所以孔子非常喜爱他。而冉有就比较武断,不讲究技巧,只要他认为对老师好的事情,他就去做,忽略了老师的感受。结果,好人好事做了一大堆,往往老师一点也不感激,有的时候还要生气。当然,孔子心里也明白冉有对自己是真好。

    在给公西华补贴的事情上,冉有就做了好事受批评,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礼记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卫国人伯高是孔子的朋友,伯高死后,他的家人去向孔子报丧。

    “我该去哪里哭他呢”孔子有点犯难,他很讲究这类问题。“本家兄弟死了,我到宗庙去哭他;父亲的朋友死了,我到庙门外去哭他;老师死了,我在内寝里哭他;朋友死了,我在寝门外哭他;一般认识的人死了,我到野外去哭他。以我跟伯高的关系,在野外哭他就显得太疏远,在内寝哭他又显得太重。怎么办呢我是通过子贡认识他的,我就到子贡家去哭他吧。”

    整来整去,老头把事情整到了子贡家里。

    哭完之后,孔子派子张到伯高家去吊唁,结果在路上遇上了冉有。

    “老弟,别去了,我前两天恰好在卫国,于是准备了一束帛、四匹马,以老师的名义去吊唁过了。”冉有让子张回去,他已经主动帮老师吊唁过了,并且礼送得很重,很有面子。

    这件事情,孔子应该很高兴甚至很感动吧应该会表扬冉有吧

    “嘿,冉有这件事情办得不地道啊,这样做不是让我失礼于伯高吗”孔子不仅不高兴,反而责怪冉有猫捉耗子多管闲事。

    孔子的理想和追求

    任何思想都有来源,都不可能是平白无故在大脑中浮现。孔子的思想也是一样,来自他的生活环境。

    人世间的真理一定是这样的:缺什么就追求什么,懂什么就鼓吹什么。

    孔子也不例外。

    孔子出身低微,同时却有着贵族的血统。从小他没有地位,忍受贫穷。所以,他对名利的追求顺理成章。对于地位,对于富贵,他心向往之。

    孔子从小跟随亲戚邻居从事丧葬祭祀,正是因为如此,他对周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别是丧葬之礼,进而是对周礼的全部。因此,孔子在自己的努力之下成了周礼专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发现自己在周礼上的造诣竟然出类拔萃。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孔子提倡孝道,是他重视祭祀和丧葬之礼的必然和必要结果。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决定运用周礼或者说通过鼓吹周礼来实现自己追求名利的目标。

    然而,鼓吹周礼最终也并没有为孔子带来富贵,只为他带来了有限的地位。为什么会这样呢

    很简单,因为礼崩乐坏有礼崩乐坏的理由。就像二十几年前算盘,被淘汰自然有被淘汰的理由,并不能因为那是中国传统文化就无条件地存在下去。

    所有国家中,鲁国是最遵守周礼的,结果怎么样呢结果鲁国越来越弱。说明什么说明周礼已经不适合于这个时代了。即便是鲁国,对于周礼也越来越不尊重了。

    以一个在鲁国都过时的东西去游说更加强大和先进的国家,怎么行得通呢

    那么,在政治主张处处碰壁之后,孔子还有什么办法来求得富贵呢经商。

    孔子为什么不经商

    首先,孔子缺乏经商的天分。

    其次,孔子的处境决定了他很难去经商。鲁国是个农耕国家,历来轻视商业,孔子毕竟做过大夫,去经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教育弟子们不要去经商,如果自己反而去经商,就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样,孔子实际上就陷入一种尴尬境况。凭借自己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富贵,可是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样得不到富贵。于是,不如坚持。

    所以孔子说得很明白:我想富贵啊,要是给人家赶车也能富贵的话,我也愿意。可是,如果没有什么办法能得到富贵,我还是从事我喜爱的事业吧。

    按论语。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在得不到富贵之后,孔子自我安慰,说是如果通过不道义的方法得到富贵,对于自己来说就是浮云,根本不去想。

    按论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从理想和追求来说,孔子的一生是很失败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这种失败,那就是通过孔子弟子们的发展。最坚信孔子学说的颜回和原宪都混得很悲惨很穷困潦倒,而背离了孔子学说的冉有和子贡都混得很滋润很有成就。

    儒法道

    按论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不同阶段,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际遇,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在变化中的,而绝不是一成不变的。

    孔子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是儒家的圣人。但是,我们不能说孔子就是儒家,因为他也是法家和道家。后世所强调和放大的孔子的思想,实际上多数是他早期的思想。

    早期,孔子笃信周礼,崇拜周公,这时候他的思想是纯正的儒家思想。所以,到了齐国他拿君君臣臣来说话。

    但是,在齐国他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文化,他一定思考过为什么齐国会比鲁国强大,所以他对于不遵守周礼的管仲有了新的认识,对不肯为国君献出生命的晏子有了新的看法。

    回到鲁国之后,孔子的思想已经由儒家向法家转化。实际上,周礼本身就是礼法,就有法的元素。

    在从鲁国前往卫国之后,卫国文化对他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周游列国碰壁之后,孔子实际上已经经过了多次的反思,他很少再提周礼,相反,他懂得了变通,明白自己是不可为而为之,对管仲则更加敬佩,而管仲是法家。

    回到鲁国,孔子已经从儒家成为法家,一个故事可以印证这一点。

    按照鲁国的法律,如果有人能够从外国赎回在那里做奴仆的鲁国人,可以从政府领取奖金。有一次,子贡从外国赎人回来,却退还了奖金。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孔子非常失望。

    “子贡错了,圣人做事,是可以移风易俗的,是给大众做榜样,让老百姓都能按照他的做法去做的。如今鲁国富人少穷人多,子贡作了这样一个榜样,有几个人能做到他那样呢从今以后,鲁国人不会再去想办法赎人了。”孔子说。这段话,贯穿了法的精神。

    按说苑。鲁国之法,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取金于府;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孔子闻之曰:“赐失之矣,圣人之举事也,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其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而受金则为不廉;不受则后莫复赎,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矣。”

    实际上,在论语中,孔子所崇拜的人并不多,可是他崇拜管子和子产,而这两人是著名的法家人物。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思想由儒到法了。

    另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子夏。

    子夏是孔子在卫国以及回到鲁国期间最器重最赏识的弟子,孔子一定认为子夏是最理解自己的人,是自己学问最佳的继承者和阐发者。所以,孔子说子夏是“起予者也”。所以,孔子把诗经和春秋都传给了子夏,对他的偏爱无以复加。

    孔子去世之后,子夏受魏文侯之邀前往西河讲学。子夏的学生中,有田子方、段干木等大儒,但是特别要提出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法家李悝、商鞅都出于子夏门派。

    李悝即李克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学专著法经,商鞅在秦国变法。

    毫无疑问,子夏的法家思想来源于孔子,只不过子夏发扬光大了。

    而另一位法家代表人物吴起出于曾参的门下。

    孔子的晚年沉迷于易经,理想的破灭让一向不谈命不说神的孔子开始说命了,开始淡泊世间的得失了。这个时候,孔子俨然化身为道家了。这个时候,他才真正理解老子的思想。

    按论语。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按论语。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按论语。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按论语。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道家的思想。

    甚至,孔子还想学习老子,逃避现实,去蛮夷国家归于自然。

    按论语。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一个显而易见的线索说明了一切,什么线索孔子的研究路线。

    最早,孔子研究周礼;

    之后,研究诗经;

    之后,研究春秋;

    最后,研究周易。

    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从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再走向神秘主义。

    儒家,是理想主义;法家,是现实主义;道家,是神秘主义。

    其实,绝大多数人都走同样的路线:从理想回到现实,从现实走向神秘。

    孔学的自相矛盾

    从儒到法到道,孔子的思想在变化,所以,前后出现矛盾是必然的。

    譬如孔子对于各种周礼礼仪的态度,一开始,孔子非常讲究礼仪的形式,对礼仪的完备看得非常重要,这也是当初晏子对孔子最讨厌的地方。直到到了卫国,孔子还是这样,各国诸侯每月月初有一个告朔之祭,每次要杀一只活羊,子贡觉得很浪费,应该去掉,可是孔子反对子贡的看法,他对子贡说:“你爱的是羊,我爱的是礼。”

    按论语。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可是后来,孔子的看法有了很多变化,对于礼仪不再那么坚持。

    回到鲁国之后,有一次子游向孔子请教丧葬礼仪用具的问题。

    “应该看自己的家底量力而行。”孔子说。

    “老师说具体点啊。”

    “就算家里有钱,也不要超过礼仪规定。如果家里没钱,那么只要装殓时衣物能够盖住死者就行了。丧事只要尽心尽力了,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所以办丧事时,与其缺少哀痛之情而使用过多的礼仪,不如礼仪不完备却充满哀痛之情。”孔子的意思是,礼仪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情流露。

    到了这个时候,孔子对形式上的东西就远远不如从前那么看重了。

    问题在于,孔子被圣人化被神化之后,他的每句话都是真理了。既然这样,矛盾就被强行掩盖或者忽视,很多自相矛盾的东西就被熟视无睹,进而被认为原本就是和谐的一体。

    后世统治者打着儒家的旗号,实际上干着半儒半法半道的事情,就是所谓的儒表法里。而这样的矛盾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