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贾志刚说春秋在线阅读 - 第177节

第177节

    也算是感恩戴德。到吴王阖闾讨伐楚国,占领了郢都,曾经命令陈国背叛楚国,可是那时候陈国立场坚定,不怕威胁,站在了楚国一边。

    此后,吴国多次讨伐陈国,倒也没有把陈国怎么样。

    本来站队一直很坚定,也很正确。可是终于到了一天,就因为动了一点贪念,前功尽弃了。

    白公胜作乱的那一年,陈愍公觉得现在楚国很差劲,已经不可怕了。既然已经不可怕了,为什么不趁火打劫一下呢

    于是,陈国趁着楚国内乱,竟然入侵楚国,抢了楚国的麦子。

    等到楚国平定了叛乱,开始回头算账的时候,第一个就想起陈国来了。

    “趁火打劫奶奶的,抢他们的麦子。”楚惠王的要求不高,派子西的儿子公孙朝率领楚军去抢陈国的麦子。

    本来,如果陈国就认了不要麦子了,楚国人割了麦子也就回去了。可是陈国人不干,出兵跟楚国人对抗。结果一仗下来,陈军主力就泡了汤。公孙朝一看,既然这样,一不做二不休,别只抢粮食了。

    于是,楚国大军一口气灭了陈国。

    这一年,是鲁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也就是春秋结束的前两年。

    一个不自量力,一个趁火打劫,曹国和陈国这两个小国就算结束了他们的历史使命。那么,是不是安分守业、老老实实就能得以善终呢

    弱小就要挨打,弱小就要被灭。

    这才是真理。

    诠释这个道理的是蔡国人。

    蔡国人自从被吴国迁到了下蔡,彻底明白自己不过是大国的下酒菜。从那之后,蔡国人老老实实做人,再也没有过非分之想。

    可是这样就能逃脱被灭的命运吗

    陈国被灭三十三年之后,楚国人终于还是来了。

    就这样,蔡国灭亡了。

    这就是春秋

    周敬王四十三年,鲁哀公十八年,齐平公四年,晋定公三十五年,秦悼公十四年,楚惠王十二年,宋景公四十年,卫庄公四年,蔡成侯十四年,郑声公二十四年,燕孝公十六年,吴王夫差十九年,越王勾践二十年。

    这一年,就是春秋的最后一年。

    从周元王元年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春秋历时二百九十三年。近三百年来,你方唱罢我登台,各路诸侯各显其能。

    春秋五霸,历来说法不一,除了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之外,其余人选各执己见,宋襄公、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以及郑庄公、楚成王争夺剩下的两个席位。不过,综合打分之后,晋悼公作为黑马胜出,越王勾践则昂首入选。

    这样,说春秋的春秋五霸就是: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侣,晋悼公姬周,越王勾践。

    整个春秋,最震撼的故事排名前三的是重耳流亡、伍子胥报仇和勾践灭吴。仇恨的力量太大太毁灭,毁灭了对手,也可能毁灭自己。

    春秋第一能人当属管仲,第二名则是范蠡,范蠡的故事没有完,第六部仍有继续。第三名有得一争,在子产、祭足和狐偃之间产生。

    三百年来,霸主更替,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将霸主地位维持到下一个君主。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齐国得益于管仲的改革开放,国家富裕百姓富足,但是人民安于享乐,于是齐桓公之后就再也无力称霸。晋国民风彪悍人才辈出,可是晋文公之后,权争激烈;晋悼公之后,全面**。内阁制是晋国强盛和人才辈出的法宝,但是也是权力斗争泛滥的温床,晋国权力斗争的残酷令人叹为观止,权力斗争的技巧成为随后几千年的范本。楚国原本拥有一个强势的中央集权,可是,地盘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同样让这个疆域第一大的国家成为一盘散沙,在国际斗争和国内叛乱中不堪一击。至于吴越两国,因仇恨而强大,因残忍而无敌,这注定了东南之地不过是春秋历史的匆匆过客,只留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现在,除了吴越已经交代之外,来看看春秋最后一年的国际格局。

    晋国:貌似强大,实际上政出多门,无暇外顾。智赵韩魏四卿忙于化公为私,假公济私,瓜分这个国家,也就是正在搞o管理层收购,化国有为私有。这个国家人才众多,不过都不为国家效力,而是效力于四大家族。其中,智家实力最强。

    事实证明,晋国的内阁制太过超前。

    楚国:貌似强大,貌似楚王集权,实际上楚王早已经没有了威权。在楚国,政令基本上出不了郢都,各地方各自为政。王子王孙等既得利益阶层人数太多,而人才根本没有上升的通道,令尹司马等等都是王族。人才要么被压制,要么投奔敌国。吴越的崛起,都是楚国人才的贡献。

    楚国十天被吴国所灭,楚昭王逃难无人保护,处处遇险,十分悲惨;白公胜三百人就能政变,而偌大的郢都无人出面。

    事实证明,楚国的王权制有些落伍。

    对于晋国和楚国来说,尽管疆域广阔,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治理,国家大未必就是好事。

    这里也提出一个问题:大国怎样治理

    齐国:有财力没军力,人民富足但是国家不强。此外,陈家虎视眈眈,也在积极筹划o。

    秦国:地处偏僻,多年来变化不大,国君集权维持得较好。

    宋国、郑国、卫国:大国的衰落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了,但是这样的好日子还能过多久呢他们也不知道。

    诸侯混战,人民凋零。

    世界失去王道,进而失去霸道。那么,这个世界该走向何方,国家怎样求存,人民如何求生

    春秋末期,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于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爆发近在眼前。老子、孔子、墨子,他们在思考拯救自己和拯救世界。子产、晏子、叔向,他们在寻找在夹缝中生存的办法。

    于是,圣贤迭出。进而,百家争鸣。

    春秋,中华文明开始奠基。

    霸主更替,于是群雄并起。

    英雄末路,于是思想者登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六卷圣贤本色

    序

    春秋,是一个盛产圣贤的时代。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圣贤,才有了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

    什么是圣贤

    先说说圣。繁体字的圣写法为“聖”,说文解字:“聖,通也,从耳。”

    再说说贤。繁体字的贤写法为“賢”。说文解字:“賢,多才也。”

    不管古人怎么说,我们自己来看看。

    聖:耳为听,口为说,王者,老大也。所以,圣人就是见多识广、善于教诲的人。

    賢:臣,就是辅佐,貝,就是多金。善于帮助君主管理国家,自己又很发财的人。

    基本上,圣人呢,就是知识渊博,却没有政治地位的人;圣人在活着的时候往往不得志,因此只好著书来寄托自己的郁闷。基本上,圣人是弱势群体,类似当今常说的农民工一类。所以,别小看农民工,一千年以后说不定他们中谁是圣人呢。

    因此,如果你还没有升官发财,那么写本书,就离圣不远了。要知道,老子也就写了五千字,那就是圣人了。而知道了孔子的身世之后,农民工的儿子也会对自己有信心。

    贤人呢,就是有才干的当官的人。所以,活着的时候,贤人比圣人要滋润得多。

    贤的社会地位是不错的,为什么呢因为贤通常都很能干,而且懂得变通。贤属于上流社会,类似如今常说的金领。他们有钱,受尊重,但是是给人家打工的。谁听说过哪个国君是贤人

    基本上,如果你升官发财了,那么,多做点好事,那你就是贤人了。

    不过在简化字之后,圣贤的定义有些变化了。

    圣:上又下土,就是非常土、很过时的意思。

    贤:上面是二又,下面是贝,就是非常非常发财的意思,是不是当官的倒无所谓了。

    基本上,这样的解释也是准确的。所以现在说到圣人,基本上就是指书呆子;说到贤人,譬如社会贤达,那就是指有钱人了。

    中国字很神奇,真的很神奇。

    春秋为什么出圣贤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剧变的时代,官场开始变得复杂残酷,因此如何能够既做好官,又能保护自己,就很重要。所以,贤人就出现了。而社会剧变引发一些人的思考和分析,那时候没有文字狱,所以思想很开放,于是就有了圣人。

    我们常想,为什么同样一个时代,产生的圣人具有不同的思想为什么一个特定时期的圣人的思想,竟然能够在思想上统治此后的几千年历史为什么越是落后的国家,就越是出圣人圣人的思想究竟是落伍的还是超前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多多。

    这样的问题,谁敢回答谁能回答

    笔者才疏学浅,自问不能回答;笔者胆小如鼠,自问也不敢回答。

    不过,笔者愿意把圣人们的生活状况,他们在怎样的时代背景、怎样的国家背景、文化背景和家庭背景下产生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如何在自己的思想指引下实施了怎样的作为,把这些交代给读者,让读者自己来回答以上的问题。

    对于一种思想来说,人们要看的是他说了什么。但是对于这个人来说,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什么。而我们要介绍的是人,不是思想。所以,他们说什么并不重要,我们要告诉大家他们做了什么。

    也许,这很重要。也许,这能够让大家更真实地理解他们的思想。

    而对于他们的思想本身,笔者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介绍给大家,因为我们就一直生活在他们的思想中,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实在没有必要去费笔墨。如果有人需要精深的见解,其实也很简单,我们几千年来有数不清的人在解释他们的思想,其成果足以从地球到火星,又何必笔者去画蛇添足。

    再说,笔者也不敢以某某学专家自居。

    争论

    争论就不必了。用邓公的话说:不争论。

    因为这本书就是笔者的看法。对于古人的事迹,确切的就是确切的,争论也改变不了事实;不确切的就是不确切的,争论也不能使之确切。笔者只是表达笔者的看法,你反对,可以表达你的看法。

    既然圣人的思想产生于百家争鸣,那么,对于圣人的思想,又为什么不可以百家争鸣呢如果圣人在天上或者地下有知,我想,即便笔者的写法有什么些微偏差,圣人们也会一笑而过的。

    圣人,必有圣人的气度。

    而这,就是笔者敢于不揣冒昧,书写圣人事迹的原因。

    在写完这一部之后,笔者对圣贤这样总结:

    什么是贤人贤人就是在保全性命和家族的前提下,还能帮助国家苟延残喘的人。所以,贤人创造办法。

    什么是圣人圣人就是连自己的前途都看不到在哪里,却能为世界的未来殚精竭虑的人。所以,圣人产生思想。

    有权力的人用权力说话,没权力的人才用思想说话。这是思想的光荣,也是思想的悲哀。

    第二〇一章反战精英

    “大哥,你当国君吧。”

    “那怎么行老三,爹指定了你啊,还是你当。”

    “我不当,大哥,你当。”

    “非让我当,我闪。”

    “你闪,我也闪。”

    商朝约前1111年末年,孤竹国今河北境内国君的大儿子伯夷和三儿子叔齐双双放弃君位,出门当犀利哥去了。

    老大老三走了,便宜了老二。

    兄弟两个一打听,说是西边的周国今陕西境内是个尊老爱幼的国家,于是前往投奔周国。来到周国的时候,恰好周文王去世,周武王率领着周军出发讨伐商纣王。

    伯夷和叔齐不顾一切,拦住了周武王的战车。

    “父亲死了你不埋葬,还要出兵打仗,你不孝啊。以属国而攻打商王,你这是不仁哪。”伯夷叔齐两兄弟同声斥责周武王。

    周武王一看,这哥俩哪个单位的竟然敢指责我

    周武王不高兴,身边的卫士就要动手杀人了。

    “算了算了,不就俩犀利哥吗赶走他们就行了。”姜太公懒得节外生枝,于是哥俩被赶到一棵大槐树下凉快去了。

    反战精英

    两位犀利哥从此四处奔走,宣扬和平,反对战争。

    伯夷叔齐,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反战人士。

    等到周武王征服了商朝,就到了周朝。

    两位犀利哥耻于做周朝人,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用史记的话说:义不食周粟。于是,躲到了首阳山上,采薇而食。薇是什么野豌豆。虽然说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含农药不含避孕药不含色素不含防腐剂,可是营养是不够的。

    两个犀利哥吃野豌豆吃得一脸豌豆色,可是矢志不渝。但是,没过几天,就这野豌豆也没得吃了。野豌豆采完了不是。是有人告诉他们:“这野豌豆啊,也是周朝的了。”

    怎么办兄弟两个没得吃了,什么也没得吃了,因为什么都是周朝的了。

    在饿死之前,兄弟两个编了一首山歌,歌中唱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简单翻译:登上西山采豌豆,以暴易暴不讲理。古来先圣都没了,我们活着没意义。

    最终,这两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反战人士就这样饿死在了首阳山。

    不食周粟,以暴易暴,伯夷叔齐兄弟俩用他们的生命贡献了两个成语。

    首阳山在哪里争议不断。甘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都有首阳山,都说兄弟俩饿死在自己这里。

    如今要是山上饿死两个人,都恨不得偷偷扔到邻省去。为什么伯夷和叔齐饿死了,大家都要争呢因为伯夷叔齐兄弟不是普通的犀利哥,他们是圣人。

    孔子对伯夷兄弟推崇备至,论语中赞颂伯夷叔齐“古之贤人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并评价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韩非子也说:“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不过,韩非子认为这哥俩也是两个最没用的人,因为他们不能用威胁来驱使,也不能用利益来引诱,所以他们不可能为君主卖命。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写过一篇伯夷颂,赞颂伯夷、叔齐。

    历史上,赞誉伯夷叔齐的文章数不胜数,不再罗列。

    孟子后来将伯夷叔齐命名为“圣之清者”,简称“清圣”,不是“情圣”。从那之后,伯夷就成了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

    不过,对于伯夷叔齐的感人事迹,司马迁似乎不以为然。

    虽然司马迁将伯夷叔齐排在了史记列传的第一位,可是话里话外都是讽刺。不仅讽刺这兄弟两个,顺道还讽刺了孔子;不仅讽刺了孔子,顺道也讽刺了现实。

    在记述了伯夷叔齐的那首山歌之后,司马迁随即写道:“由此观之,怨耶非耶”意思就是孔夫子你不是说他们求仁得仁,所以死得无怨无悔吗可是他们的山歌里我们听出来怨气了哦。

    在伯夷叔齐列传的最后,司马迁写道:“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简单理解:伯夷兄弟虽然很贤,可如果不是孔夫子极力吹捧他们,哪有这么大名气一般小老百姓,就算你也很贤,没人吹捧你,有个球用

    司马迁在伯夷叔齐列传中还发表了一段不著名的感言,必须要拿来说说。为什么必须要拿来说说因为这段话太不著名了。

    先看原文: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回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rou,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尊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cao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简单解释:有人说:“天道很公平,常常照顾善人。”如果伯夷叔齐是善人的话,怎么就给饿死了上面那句话不就是放屁孔子七十多个得意弟子,颜回是最受赏识的,可是贫困潦倒,早早夭折。天道照顾善人,就是这么照顾的盗跖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竟然能够善终。这他奶奶的是什么道理这些,都是著名的人物了。到了现在,坏人恶人有钱有势,长命百岁;好人善人遭灾受苦,生不如死,不可胜数。我就奇了怪了,这个狗屁天道,到底是有道还是无道

    看得出来,司马迁的怨气还挺重。

    所以我们说,司马迁也是个愤青。

    那么,那个叫盗跖的反面典型是什么来路

    下面,要说的就是这个人。

    说起来,这人也是圣人盗圣。

    圣人之家

    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年,也就是鲁隐公三年,史记记载:鲁国,二月,日蚀。

    日食,在古时被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事情,是天狗吃太阳。于是整个鲁国都很紧张,祭天祭地,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

    到了十一月十八日的中午,鲁国司空展无骇家里出事了。司空是什么官国务委员兼建设部部长吧。

    展部长家出什么事了根据展家自己的记载,那是“火光入室,文鸟鼓舞”。基本上,火光也就无所谓了,反正也没酿成火灾。文鸟是什么一种大鸟。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个当口,展无骇的老婆生了,第一胎啊。生下来一看,当娘的当时就哭了,因为是个男孩子,激动啊。

    哭完了,开始笑,高兴啊。可是笑了一阵,笑不出来了,因为孩子没有哭。孩子生下来不哭,难道是个死胎

    其实,孩子很好,从娘肚子里出来,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没什么不好,所以想想:我凭什么要哭没理由啊。所以,孩子没哭。

    “拧屁股。”接生婆下令,展无骇用力一拧孩子屁股,“哇”,孩子大哭起来,于是大家都笑了。

    孩子叫什么因为出生的时候有鸟飞来并且被捉住了,因此取名叫获,获的意思就是猎得禽兽,字就叫禽。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日食这年生的孩子,常常被怀疑是天狗下凡,取名叫禽,就说明我家孩子不是天狗,今年的日食赖不着我们家。

    不管怎样,孩子就叫禽了。

    看到这里,提前请展姓和柳姓读者起立,展禽就是你们的祖先。

    别看出生的年份不好,名字也不响亮,可是,展禽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