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铤而走险
胡杨啪啪声响地捶打着脑袋,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我现在,心乱、乱如麻,脑袋像个球,啥也想不出来。这、这样,你、你先把桦树他们接回来,先对下面封锁消息。等我把干爹埋葬了,再想办法。” “好,我听你的。要死也死在一块!”宋君宝摇摇晃晃走了。 一边观望的刘镇山,跑过来问:“林子,好象出什么大事了,跟哥说说。” 胡杨惨笑道:“大哥,别问了,你帮不了我。只能我自己担!如果我扛不过去。老太太和弟弟meimei,就得麻烦大哥照看了。” 刘镇山凝视着胡杨,缓缓地点头:“放心!一切有大哥照看。” 起灵了,披麻带孝的胡杨,将丧盆高高举起,用力一摔,放声大哭。那个伤心劲儿,比亲儿子有过而无不及。 那些看热闹的人,都竖起大姆指称赞:“老柳头行了。没白活。干儿子,比亲儿子都强、、、、、、” 只有刘镇山、马识途等少数人知道。胡杨哭干爹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哭他自己。 他终于找到机会,可以无所顾忌地放声大哭、、、、、、 胡杨迷迷糊糊地看着干爹的棺材下葬,一头栽倒在坟墓前。 胡杨醒来时,已经是半夜。虽然身体还有些酸软,但精神却好了许多。 胡杨看到母亲和弟弟meimei,以及刘镇山都守在自己身边,都惊喜交集地望着他。 一股斗志,从胡杨的心底,轰然迸发。 他翻身坐起来,对哭泣的母亲笑道:“妈,我没事了。你们都回去休息吧。我就是累了,睡两天就好了。” 胡杨冥思苦想到天亮,拿定主意。起身离开医院,到早点摊上饱餐了一顿。 尔后胡杨来到办公室。宋君宝、马大海、刘家驹、赵广大、白桦树,都在等待。 胡杨虽然脸色灰白,但已经神态自若。他坐到办公桌后,点支烟,巡视大家。 见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垂头丧气,胡杨居然还笑了笑,然后苦笑着问道:“你们想出起死回生的办法没有?” 大家或垂头或摇头。胡杨哂笑了一声,又叹息一声,缓慢而坚决地说道:“我想过了,散伙,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我、宋哥,还有郑光明,都得去坐牢。不散伙,又实在没法干了。怎么办?只有一条路,拼一把!拼成了,继续活。拼不成,死的痛快点、、、、、、” “林子,你不是想抢银行吧?那我可不参加!”赵广大惊叫。 胡杨笑逐颜开,摆手道:“我有这个心,可事情还没到那一步。” “林子,有什么好想法,你就说出来吧。”宋君宝急道。 胡杨笑道:“办法倒有,却不是什么好办法。现在外烟火爆,也是暴利。我们现在只有走私外烟,或者能起死回生,别无选择!” “这还行。大不了判几年,死不了。我干了!”赵广大首先表态。 “干、、、、、、”大家异口同声。 胡杨干脆地说:“那好,谁有路子,说出来听听。” “我有。”刘家驹站起来,说道:“我大舅是四野的。当年南下留在广东,有些关系和势力。我表哥就在海关,应该能找到路子。” “官方的?那能行吗?”赵广大怀疑地嘟囔:“别跟我老子一样。” 刘家驹笑道:“这你就不懂了。所谓警匪一家,没有官方的保护和默许,有几个走私案能干成?放心,这事我心里有数。” “那就不费话了。你现在就动身去探路。” 胡杨决断道:“这关系到咱们的前途命运,务必要万无一失!一有眉目,就发电报来,我同宋哥亲自出马。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家驹,拜托了!” 胡杨站起来,对刘家驹深鞠一躬。大家都站起来鞠躬。 刘家驹热血沸腾,双手抱拳,咬牙切齿地说道:“事成,大家活!事败,我死!” “那好,你跟我来。”胡杨把刘家驹带到财会室,对张会计吩咐道:“张会计,你给家驹支五千块钱。” “林子,用不了那么多!”刘家驹急忙劝阻。 “所谓穷家富路。况且,你是要求人的。难免得花一些钱。” 胡杨说着,示意张会计给刘家驹拿钱。 胡杨林坐下写信。信是写给秦关月的,信是这样写的: 秦姐,你好!一别数月,甚为牵挂!逃犯之事已了。又有新灾祸上身,而且是大祸临头!我现在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必须冒险一搏!我准备走私外烟。然必须借用军车,才能畅通无阻!务请秦姐利用你父亲的关系,帮我们搞到军车运输,并帮忙送出东南地界。详细情况,由我朋友刘家驹当面详告,我就不多啰嗦、、、、、、 胡杨将信写好封死。交给刘家驹,严肃地说道:“家驹,这封信,是写给我一个可以托付生死的jiejie的。她父亲是东南军区的主要首长。她见到我的信,会尽最大努力帮助我们的。其余的事,就看你的能力!” “太好了!”刘家驹兴奋地叫起来:“有这么硬的关系当后盾,我要再干不成,就提着脑袋来见、、、、、、不,我干脆跳珠江、、、、、、” “别嚷!”胡杨制止刘家驹,悄声说道:“事关重大!越秘密越好。事情别管成败,这话也就到你和宋哥二人为止,连光明和桦树他们都不能知道,明白吗?” 刘家驹郑重点头。胡杨附在他耳边悄声说起来。 刘家驹走了。胡杨对大家叮嘱道:“这件事,必须严格保密!为了争取时间,不露出马脚,大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都打起精神来!大海回矿上,向对方据理力争,争取挽回损失。回头我和宋哥也去。” 马大海匆匆走了。胡杨看着白桦树,表情复杂,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这里,门开了,进来一个人,欢笑道:“胡司令,给你们送财富来了,欢迎不?” 胡杨一看,是下乡时,一个屋里滚过三年的乡友,外号大头的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