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两个难点
“小同志,我不是说你的这个方法不行,加固头道梁子的山体或者是修建弧形缓冲大坝,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可是你忽略了两点。 第一点就是时间。 咱们现在只有两天半的时间了,这点时间能把设计图纸拿出来就不错了,你还指望着弧形大坝能够修建成功? 从地形以及水流的流量来看,这一道弧形大坝的两侧必须要有一一百米左右的延展,才能够保证弧度比较缓和,才能够经受得住泄洪水流的冲击。 这只是长度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高度。 如果按照水库的排水量来计算的话,这一道弧形大坝的高度至少要在15米左右才能够满足要求,这还只是地上的部分,要是再加上地基的话,差不多要有20米。 单单有高度还不行,如果坝体太过单薄,根本就经受不住水流的冲击,所以坝体一定要厚。 我觉得用三角形支撑的话是最稳固的,所以说实际上,咱们要建造的不是一道弧形的缓冲坝,而是一个三角形的,只不过这个三角形朝向水库的这一边是弧形的。 一个边长是100米左右的三角形缓冲坝,包括地基的高度在20米左右,这个工程量是非常巨大的,两天的时间能建出来?那简直就是开玩笑。 除了工程量本身就非常巨大之外,混凝土的凝固也需要时间。 修建这一道大坝需要混凝土吧,混凝土的浇筑是要一层一层进行的,先浇筑地基,等到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要求之后,才可以继续浇筑坝体。 15米高的坝体不可能一次性浇筑完毕,建造大坝的外框支架根本就承受不住那么多混凝土向外的压力。 就算一次浇筑两米厚的混凝土,也需要七、八次才能够浇筑完成,每一次的浇筑都需要等到下一层的混凝土凝固,这得需要多少时间? 咱们只有两天半,两天半啊!小伙子,你这个想法太异想天开了。单单是时间这一点,你的想法就实现不了。 除了时间之外,还要面对施工环境的问题。 下了这么多天的雨,土壤里早都吸饱了水分,而且现在雨依旧不停,也就是说,修建缓冲坝要在一个全是水的环境下进行,这种施工难度是难以想象的。 不说别的,咱们就说挖地基这一项,在头道梁子的山脚下挖地基,一铲子下去,挖出来的水坑会马上被雨水填满,土层当中的水也会渗出来,等到这个地基的坑挖完了之后,那里就会直接变成一个水池子。 排水的话就更不可能了,不管抽水机的功率有多大,地基的坑里也依旧会有雨水。 在这种环境下,向地基当中注入混凝土的话,过多的雨水会让混凝土的结构变得松散,凝固的时间会很长,就算是凝固了的话,强度也达不到要求。 还有水泥的问题,水泥只能够在厂子里搅拌好之后,再用搅拌车辆拉向弧形水坝的建造地点,露天作业的话根本就不可能,雨水会直接让水泥失效。 还要考虑周围环境的问题,万一再有山体滑坡,对施工人员也会造成一定的威胁,等等、等等,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说,你的这个办法根本就行不通。” 这位建筑方面的专家竟然一下子找出了林毅主意当中的这么多个漏洞,而且还说的非常的有条理,这让林毅感到有些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