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揭穿
“先父性喜游历,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因此见识颇有不凡之处……”白振继续说道。 底下有人深表赞同。 邹老先生对梁立儒道:“白元化的确是惊才绝艳的一代才子,只可惜不长寿……” 白振转身又给邹老先生跪下了,泪流满面,泪水混着先前额头流下来的血水,分外惹人生怜:“老先生,先父昨日才亡故!终年五十九岁!” “什么?”沉稳如邹老先生、吴老先生闻言也不由得站了起来,“元化先生刚刚过世?” 白振痛哭流涕:“是,先父为宵小所害,失去了双手,双腿也**于行,耳虽能听,口却不能言,**病榻二十三年,****承受病痛折磨,生不如死!临终之时听闻小人仍在沽名钓誉,当真是死不瞑目!” 邹老先生问道:“元化先生何以落到这般境地?” 高台底下已经是议论纷纷。 就连昭帝也忍不住问道:“双安,这白元化是何人?” 双安苦笑道:“连陛下都不知道,老奴一个识不得几个字的阉货又怎会认识?” 他觑着昭帝脸色道:“陛下稍等,老奴去打听一下。” 过了不多久,双安带着一个老学究走了回来,道:“这便是我们老爷,请你给我们老爷讲一讲那位元化先生,为何那两位儒林泰斗都那般推崇?论年纪两位老先生比白元化大了不止二十岁吧?” 老学究叹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岂能以年纪论之?元化先生乃是天纵奇才,自幼博览群书,二十岁时便已名动一方,只不过他家学渊源,并不求显达于天下,二十二岁便开始遵父命游历山川,著书立说。 “文字每一传出便即广为传颂,也是一时之美谈。不过很可惜,三十岁之后,便没了先生音讯,有人说先生在某一次踏足险地之时不幸殒命,也有人说先生江郎才尽,不再出山,还有人说先生闭门著书,书成之前必不会现于人前。总之,种种传言不一。 “今日方知,原来先生是被恶人所害,乃至身有残疾。可惜了一代文豪,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老学究叹息良久,似乎十分痛苦。 昭帝不免问道:“或者这白振所说不过是虚言呢?” “不可能!”老学究十分激动,“元化先生高风亮节,他的后人又怎会是卑劣之人,何况这般借着先人恨事扬名,若是一旦被查之,必不能容于世,他除非是疯了,才会拿着先人的令名来胡闹。 “何况,那徐守正本来便是朝廷大官,而白家历来都是布衣,连科考都不参加,若是无端与之相抗,岂非蚍蜉撼大树?” 昭帝皱起眉来,阴沉沉看了台上一眼。 徐守正已经是汗如雨下。 白振霍然转身,戟指大骂:“先父如何不得善终,便要问问此贼!” 徐守正色厉内荏地斥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你何以这般构陷?还是你受了什么人指使,要败坏徐某令名?” “令名?”白振冷笑,“你姓徐的还有令名?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你这些年的著述我都看过了,竟然每一部每一篇都有先父的影子!今日我带了先父手泽,请邹吴两位老先生比较一下!” 说着招了招手,立刻有两个小厮抬着一口藤箱小心翼翼走了上来。 白振掏出棉帕把双手擦拭干净,将怀里抱着的牌位交到小厮手里,恭恭敬敬拜了三拜,才打开了藤箱,取出一本书,双手递给邹老先生。 邹吴二位忙道:“且慢!”召来梁立儒让他亲自服侍着自己二人净了手,这才双手接过,共同浏览,一边看一边摇头叹息:“天妒英才,天妒英才啊!” “不是天妒,是人妒啊!”白振悲声道,“怪只怪先父识人不明,在游历途中遇到了奄奄一息的徐守正,心生不忍,将之救下,交谈之下,知道他也是个文人,而且胸中也有些文墨,不由起了惜才之念。 “那姓徐的又曲意逢迎,哄得先父倾囊以赠,他又陪在先父身边三年不去,把先父所著文稿几乎全部复录一遍。先父察觉不对,起了疑心,徐某狡辩不成,心生歹意,将先父推进深壑之中,便想着世间若无白元化,合该他徐守正扬名天下,于是便要拿着誊录下来的先父文稿去博取功名。 “也是老天有眼,在某天夜里天降大火,将他偷来的文稿大部分付之一炬,是以后来他扬名天下的那些文章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狗尾续貂的。相信只要是饱学之士都能看得出来。 “而真正的善本全都在白家家中,因为先父每到一处,每有一文,必会誊录一份寄回家中,手中留的文稿还要反复推敲。” 白振说到父亲往事,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找到先父的时候,先父已经奄奄一息,双手双脚都已折断,喉咙也被一根尖利的树枝穿过……” 这般悲惨的经历,简直听者心酸闻者落泪。 邹吴两位伸衣袖擦了擦眼泪,望了望那边勉强还保持着端正坐姿的徐守正。 徐守正万万没料到当年白家人能那么快找到白元化,因为白元化当时跟他说过,自己是一人出来游历的,所以他才敢动那样的念头。 可是也有人对此表示不服,台下有人叫道:“既然有冤屈,为何这么多年,白元化一直不来告发?便是他不能告,不也还有你们这些做子女的吗?” 白振惨然一笑:“先父重伤若斯,在**上昏迷了足足两年,才慢慢恢复,可是残疾已成,终究不能如常人一般能言,能写,能行。何况我们白家为了给父亲治病已经是倾家荡产,不得已搬到了偏僻地方,几乎是消息隔绝,根本不曾得到过外界的只言片语。 “也就是前几年,父亲身子恢复了些,我们交流也渐渐顺畅,这才翻出父亲先前寄回家的手稿,一一整理成册。 “族中有位兄弟外出,无意间经得知名震天下的大儒徐守正,流传于天下的文稿竟然和父亲手稿惊人相似! “我们仔细进行过比对,有一部分一字不差,有一部分有错漏,更改部分跟父亲原文不能同日而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