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什么是定
整个早上,青竹都静静的坐下教室,不过,他没有听课,而是用特殊的方法修练专注力和意志力。 这种方法,大多数同学都会。 如,晚上没有睡好,非常困,听课的时候,一直想睡觉,却又不敢真正的睡,必老师责骂,此时,就会强打起精神,进入似听非听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却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 那种感觉,就好像耳边有蚊子在‘嗡嗡嗡’的响,自己又非常的困,不想醒来,当‘嗡嗡嗡’的声音靠近时,就会下意识的拍一巴掌。 以上,就是潜意识状态。 青竹就是让自己进入了潜意识状态,不过,因为他的专注力和意志力比普通人强很多。 用玄幻小说中的话来说,就是青竹的精神力强大,或者说,青竹拥有神识。 青竹的‘心’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见万物。 这种境界,正是‘心经’中描绘的境界,心经开头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 其中,以‘照’为主,照这个字才是关键点。 那种感觉,又好像在头顶上放一面大镜子,可以照见万物,世界万物,所有的事情,都能显现在镜子中。 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在老师的眼中,青竹在认真的听课,如果老师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也能准备的回答出来,这就是修行者的境界。 这也是一种‘定’境。 想要入定,就一定要了解什么是定,定境界是什么样子的感觉。 入定之后,心是非常活泼的状态,也非常的清明,任何事情都能显现在‘心’上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静的层次。 静有三个层次,也可以说,有三种状态,一个是昏沉的静,一个是清明的静,一个是专注的静。 普通人的念头非常多,普通人的脑海中,每时每刻都在想问题,想事情,即使静下来之后,潜意识也在想问题,也在思考。 所以,普通人静下来之后,会进入昏沉的静,或者,进入睡眠状态,失去知觉,失去感知能力。 修行者则不同,修行者会修练专注力和意志力,专注力提高后,会慢慢的进入清明的静,然后,再进入专注的静。 了解静的状态后,就能明白什么是‘定’境了,进入定境界之后,肯定会进入专注的静。 然而,想达到专注的静,就要先让自己进入清明的静。 也就是说,即使你在打瞌睡,也要保持清明,保持警觉心。 当然了,刚开始的时候,这非常非常难。 就像刚开始打坐的人,不是东想西想,就是打瞌睡,或者昏沉,脑海永远都不能真正的清静下来。 相对来说,艺术家比较容易进入清明的静。 像书法家、画家、石雕家,等等艺术领域的人,只要他们认真做事的时候,都会进入清明的静。 书法家写字的时候,脑海中只有自己要写的内容,这时候,他的脑海中没有其他杂念,他能把所有的气势,神韵都融入到书法中。 作画,也是一样,画家作画的时候,就要先做到胸有成竹,这一点,又和‘观想’相似了。 如果做观想的时候,能做到胸有成竹,脑海中观想出自己即将要作的画,那就观想成功了。 如,要画一幅风景画,脑海中就要观想出一幅唯美的风景,然后,再把脑海中观想出来的风景画出来。 观想,并不是胡乱的想,佛经上有句话说,‘如理作意。’ 现代有一个词语,叫逻辑思维。 在佛经中,逻辑思维,又叫做‘因明’,说因明,有些人没听过,说到因果,大多数人都听过了。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此为因果。 所以,如理作意的时候,就要学会按逻辑思维来想事情。 这也是智者和愚者之间的区别,智者想问题,想的非常透彻,思维清明,所以,智者非常聪明;愚者想问题,只会胡乱的想,往往,有很多事情想不通,也想不明白,所以,愚者笨。 如果学会了‘如理作意’,学会用逻辑思维来想问题,就等于开启智慧了。 修行之人,一定要把道理弄明白,把理参透了,再来下手做功夫,功夫就会涨的很快。 说了这么多,仍然在说‘定’。 在瑜伽师地论中,定,又称之为三摩地,正定,又称之为正三摩地,修瑜伽,就要进入正定,正三摩地的境界。 正定,又叫‘正思维’。 青竹上课的时候,就是在正思维,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到一件事情上,此为系心一缘,心一境性。 “叮叮叮!” 下课铃声响了,青竹从‘定’的境界中退了出来,感觉全身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就好像睡了一觉,不过,又比睡了一觉还有舒服,还要放松。 下课铃声响了之后,教室外面响起广播声,青竹知道,课间cao时间到了,全校学生都要去cao场上做课间cao。 青竹心想,‘这课间cao,真的没有多大意义啊,还不如普及太极拳。’ 不过,身在学校,身为学生,也不能不守规矩,青竹心里不愿意做课间cao,他仍然和其他同学一起去cao场。 课间cao结束后,同学们散开,有人huíjiào室,有人去校门口买东西,有人去上厕所,也有人留在cao场上晒太阳。 青竹和几个熟悉的同学走在一起,大家走到cao场东南方向,这里有一些训练器材,如单杠,双杠,软梯,沙地,等等。 这会儿,是课间休息时间,有一些学生在这片区域玩。 青竹和几名同学走到单杠旁边,胡飞看着高两米多的单杠,随意的道,“青竹,你的功夫好,你能抓到旁边那个三米高的单杠吗?” 三米高的单杠,即,高三米多,一米八的人,要跳一米多高,才能抓到单杠。 青竹一米七八,已经接近一米八了。 原本,青竹长的并不高,他只有一米六多,算是中等偏矮了,当青竹打通全身气脉,功夫进入暗劲后,突然间长了一大截,身体也变得结实了。 郑东笑道,“这点高度,对于青竹来说,太简单了。”他说话的时候,看着青竹,心里却有些打鼓,‘这么高,我也抓不到啊,青竹能抓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