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军动
蔡夫人一连数日都住在曹昂府中伺候曹昂饮食起居,黄月英找了蔡夫人数次,闻人报说蔡夫人往曹昂府上去,心下羞赧,不敢往。 却说张鲁已然决议与曹昂撕破脸皮,待刘备书至,万事皆备,张鲁遂发檄文怒斥曹昂。 檄文于汉中、西凉、益州、荆南四散,往中原传的都被截下了。 曹昂笑着看锦衣卫军士递上来的檄文,“元直,想来张鲁麾下无能人志士也。” 徐庶亦笑道:“只此一篇檄文便知张鲁麾下实无谋士,其中怒气十足,却无珠玑之言。” 曹昂道:“如今大军所用粮草辎重准备如何了?” 徐庶忙道:“主公放心,此正是麦熟之时,大军一应所需皆备。” 曹昂点点头,“元直调度,吾自是安心,且与兴霸去书一封,使其小心防备孙权,今张鲁往刘备处求援,不可不提防各家异动。” “诺!”徐庶躬身退去。 “安睿,汝亲去唤汉升来。” “诺!” 曹昂勾勾画画,等着黄忠来拜,汉中虽然无擅谋者,但是能打的将军,不少啊! 不多时黄忠便入,“拜见主公!” 曹昂虚扶,摆了摆手,示意黄忠坐下。 “若使汉升攻汉中,汉升欲如何攻之?” 黄忠沉吟道:“某以为,当先顺攻汉水而下,速攻固城!” 曹昂笑道:“若使汉升为先锋,当几多精锐能下固城?” 黄忠沉吟道:“非五千精锐且弩矢齐备、善使短刃者不可。” 曹昂摆了摆手,示意黄忠上前。 黄忠忙凑到几案前。 “吾已使人探知,张鲁麾下有四将,名唤杨柏、张卫、杨昂、张任,杨柏乃杨松之弟,张卫乃张鲁之弟,杨松乃张鲁麾下谋士,此人爱财无谋,惟另一谋士阎圃颇有谋略。” 黄忠点头,示意这些关系他都清楚了。 曹昂又道:“四将之中,张任武艺娴熟,恐不在文仲业之下,这却要多加小心。” “如此,汉升依旧能以五千精锐破固城乎?” 黄忠沉吟半晌,权衡一番:“只消五千精锐,吾定能为主公取固城!” 曹昂笑道:“如此甚好,既汉升有此决心,吾便与汝五千精锐,器械军备,持吾手令自往藏兵库去取。” 黄忠大声应诺去了。 曹昂看着地图,觉得有些不保险,又使人去唤魏延。 却说魏延于汉寿城镇守,闻曹昂召唤,心下大喜,忙往襄阳城来。 不一日,魏延便至。 “魏延,拜见主公!” 时曹昂正用饭,闻魏延至,笑道:“文长应还未用饭,来与吾同享。” 魏延腹中正饿,闻曹昂言,忙躬身拜道:“拜谢主公。” 曹昂摆摆手,婢女当即下去端些饭食酒rou放在曹昂下首几案上。 待二人饭饱,曹昂使人上茶。 曹昂笑道:“文长可知吾唤汝何事?” 魏延笑道:“主公定是欲使吾攻汉中也!” 曹昂笑着摇了摇头,迎着魏延惊愕的目光,曹昂凝声道:“吾欲令汝攻荆南!” 魏延吃了一惊,“荆南?” 曹昂点点头,“如今张鲁已然与刘备结连,无论是刘备欲乱中取利或是帮张鲁攻伐吾军,其大军必从武陵郡往北去。” “当刘备大军动时,汝便引一军攻袭武陵。” 魏延沉吟半晌,苦笑道:“主公,武陵之于刘备,重若千钧,只吾一人,恐难攻下……” 曹昂笑道:“吾知汝一人难攻武陵,吾非教汝取武陵,乃围魏救赵也。” 魏延一怔,转而笑道:“若是如此,魏延定不教主公失望。” 曹昂摆了摆手,“莫急,若此事这般容易,吾唤汝何用?汝引军攻武陵,若攻之甚急,刘备必引军回援,其时刘备亦可攻汉寿也。” 魏延一惊,他一时之间竟未想到这茬。 “故文长需权衡也,”曹昂正色道,“若因武陵而失汉寿,岂非大损?” “主公安心,魏延定将此事办的妥帖!” 曹昂点了点头,示意魏延自去,汉寿城有八千军,其战力如何,魏延自知,他没必要去强行安排,魏延自行揣度便是。 曹昂又手书一封,令军士送与凌统。 凌统收到曹昂书信,览毕,忙分派军士,其麾下六千精锐,分两千往洞庭湖西南方向去,又令两千军士往东南方向驻扎,谨防刘备。 却说黄忠选五千精锐,皆是善攀爬、能开硬弓的,黄忠聚此五千人至校场,沉声道:“主公养士久矣,今需尔等效死命,尔等可愿?” 军士平日多敬黄忠,又因曹昂厚待,因此皆高声道:“愿为主公效死命!” 黄忠便持曹昂手令,令众军士挑选合用兵甲,顺汉水往固城来。 却说张鲁知他这书信一出,曹昂定发兵来攻,因此忙令杨昂、杨柏引万军驻扎固城,令张任引五千军驻扎箕谷,以防张郃。 却说凌统军马调度为孙权探知,孙权忙令江东卫去探荆南,不数日便知张卫曾往荆南来,再一结合张鲁已然跟曹昂翻脸的消息,孙权便知张卫定是来求援的。 孙权忙使人唤周瑜、张昭二人往来议事。 张昭未在外,因此只待周瑜,不一日,周瑜至,二人同来拜见孙权。 “拜见主公。” 孙权点点头,“公瑾,子布,今曹昂军动,汝二人有何见解?” 周瑜沉吟道:“今张鲁与曹昂翻脸,想必是曹昂欲攻张鲁,却怕吾江东暗袭,故有此动。” 张昭点点头,他不甚通晓军事,只觉得周瑜说的有道理。 孙权忙问道:“吾江东可取利否?” 周瑜沉吟道:“汉中距江东甚远,只恐难也。” 孙权又说张卫往荆南去之事。 周瑜恍然大悟,“原是如此,吾说那张鲁怎地敢发檄文怒骂曹昂,原是结连了刘备。” 孙权冷哼道:“刘备小儿,无义之人,前者偷吾建昌,此深恨也!” 周瑜笑道:“主公勿忧,今者却可将建昌取回也。” 孙权大喜,知周瑜绝不是无的放矢,忙道:“公瑾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