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之风骨在线阅读 - 第161章 若想拆庙 先得搬神

第161章 若想拆庙 先得搬神

    湖广巡抚王之垣这些天焦头烂额的,很是上火。

    只因真是他派人将何心隐抓了起来。

    尽管是秘密逮捕抓的,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出一天,就在武昌城内外传得沸沸扬扬。

    王之垣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山东大汉,做事很有几分魄力。

    他出任湖广巡抚已有几个年头了。

    也不知是否因为官运亨通,非要给他使个绊子搅动一下,恰恰是他出任湖广巡抚的这几年,何心隐一直在湖广讲学。

    本来,全国著名的私立书院有几十座,几乎都有何心隐的踪影,可这几年何心隐就待在湖广不走。信了个邪!

    你说气不气人!

    好像专门跟他王之垣作对似的。

    必须承认,这些年,何心隐名气之盛,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各地官学,额有定数。大一点的县学,在籍学生不得超过三十个人,而小一点的县学,通常只有十人左右。

    由于名额太少,导致入官学的门槛儿极高。除了考试严格,还有一大堆关于请客送礼、沾亲带故的猫腻难以应付。

    在这种情势下,私立书院应运而生。

    这类书院,倒是有点像“有教无类”的圣人教育之方,只要付得起束脩,什么人都可以进来。

    这样,许多渴望进学读书,但又没有门路的平民子弟,便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纷纷涌进私立书院。

    再加上何心隐宣扬的反对三纲五常、人之欲望可引导而不可摧残、人人皆可成圣等宏观巨论,与朝廷奉为圭臬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恰如针尖对麦芒。

    听了不禁让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那些无权无势的平民子弟,卧槽,人人皆可成圣啊!对他们来说,比“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有吸引力。

    因此极能博得那帮人的欢心,只要何心隐上台一宣讲,远近的青年士子都蜂拥而至。

    粉丝多了,就是摇钱树啊!

    这个道理古今都一样。

    于是,纷纷重金聘请何心隐前来主讲。

    本来讲学也没什么,作为朝廷,甚至应该给予鼓励。

    坏在坏在何心隐宣扬的理念与朝廷推崇的学说背道而驰,加上又被不少地方官员利用,利用他来攻击万历新政改革。

    首辅张居正自然不喜欢只铁公鸡,这是其一;

    其二,张居正刚好决心整顿学校,要裁汰全国廪膳生员,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

    这样一来,就将何心隐作为首要目标,以起到“敲山震虎”的警惕效果。

    作为湖广巡抚,王之垣当然清楚首辅的意图。尽管张居正没有明确授意要杀何心隐,但王之垣觉得他猜得八九不离十,而且从上次首辅回籍会见的那次看,似乎也隐隐透露了这个信息。这才让他敢出手缉捕何心隐。

    然而,人是偷偷地抓了,却引发不小的动乱。

    大大低估了何心隐的能量。

    何心隐是天下青年士子心目中的大偶像,忽然间成为湖广巡抚的阶下囚。一时间,不单闾巷之间驵侩之流就此说长论短,就是青楼酒馆衙门值房,都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热搜榜绝对第一!

    若光是议论也好办,管他们怎么说?

    关键,何心隐被抓后,省学的学生们反响极其强烈,不少人摔碎盆子,打破饭碗,踢烂桌子,不肯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