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千里救援
<> “报告!级命令!” “念!” “海事部门紧急通知,东南海域有渔船遇险,请求救援。..命令你部酌情前往救援。注意气象变化……” “方位。” “东南,直线距离370海里。” “气象。” “浪高四米。阵风八级。” 命令非常的简单。是去救人。抢在热带气旋暴虐之前,尽可能的将人带回来。 东南370海里,还是较遥远的。属于菲律宾海海域。 注意,它只是叫菲律宾海而已。并不是菲国的专属海域。它是公海。 华夏的渔船经常到来这个地方捕鱼。时不时的,都会和菲国的渔船发生一些纷争。这一次也是如此。 从此后通报的情况来看,是双方的渔船在公海发生了利益纠纷,随后发生了碰撞。 菲国的渔船仗着自己吨位大,马力大,首先动手。 华夏的渔船也不是吃素的。果断反击。 结果是两败俱伤。 现在两艘渔船都失去了动力。只能在原地等待。 从卫星监控的情况来看,菲国也有军舰赶往出事的海域。直线距离大约250海里。 剑州舰距离出事海域直线距离370海里。两者大约相差120海里。 必须赶在对方之前到达现场。 这种事情,向来都是谁的动作快,谁有利的。 如果是被菲国的军舰将人带走。那日后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才能将自己人给带回来了。 如果是华夏首先赶到,将菲国的渔民带走,日后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距离370海里,按照50节的速度,可以在8个小时里面赶到。 对方军舰距离250海里,按照每小时30节的速度,大约是8个多小时赶到。 必须争分夺秒。 必须分秒必争。 哪怕是提前一分钟到达现场,都能抢占有利位置。 所有的参谋都是被叫醒了,立刻进行海图作业,规划最短的航线。务必是用最短的时间赶到出事海域。 军舰在大海的航行路线,很多时候,并不是直线的。很多时候都会专门绕弯子。 为什么?主要是受到当前海域状况的影响。 如洋流、信风、礁石什么的。 礁石之类的,可能大家都很好理解。洋流是什么鬼? 其实,洋流的影响还非常大。 海水也是会流动的。这是洋流。 洋流是有方向的。顺流行驶,速度快的同时还能节省燃油。逆流行驶,速度慢的同时还加大消耗。 还有信风。 大海之,气流不断。 气流强大到一定的程度,形成了风。 大海之的风,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方向。这是信风。 如果是顺风行驶的话,无疑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油。 如果是逆风行驶的话,结果自然是速度慢,浪费燃油。 综合洋流、信风等各种情况,才能描绘出最经济的航线。同时也要保证避开危险海域。避开礁石什么的。 目标海域附近,都是深海。倒是没有礁石之类的。主要是信风和洋流影响。 如果是直线行驶的话,受负面影响最大,但是距离最短。 如果是绕行一段距离,燃油最经济。 “经济航线多少距离?” “450海里。” “那只有走直线了。” “菲国军舰呢?” “经济航线估计380海里。” “好。” 显然,走经济航线太远了,耗时太久。 剑州舰装备了磐石600发动机,不需要考虑燃油的经济性。 短暂的商量以后,甘浩岩决定: 逆风行驶。 逆流行驶。 王步安静静的看着。 话说,华夏子弟兵承担的任务真的很多。 保家卫国,抢险救灾,全部都是他们的。 这不,现在的气象这么恶劣,一道命令下来,得立刻奔赴几百海里之外,将人带回来。 命令面说是酌情考虑。其实哪里有可能酌情?完全被忽略。 连王步安都感觉这两个字是多余的。 不是什么高大的思想品德。 主要是眼看自己人遇险,见死不救,绝对不是君子所为。 连他都有这样的觉悟,人民子弟兵不用说了。 他们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考虑的。 救人。 以最快的速度救人。 是这么简单。是这么直接。完全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几分钟以后,第二道命令跟着有来。 却是级提醒剑州舰编队注意,到达出事海域以后,可能会引起一定的外交纷争,请注意处理程序。 基本原则是有理、有利、有节。不卑不亢。 关鸿儒随后到来。 他要和甘浩岩商量一下。 气候条件真的不好。阵风八级,浪高四米,都属于危险范围了。 当然,不是非常致命的危险。 如果一艘护卫舰,连八级风都抵御不了,那是弱鸡了。 现在的问题是,热带气旋正在加强,有变成热带风暴的趋势。继续加强的话,是台风了。剑州舰护卫舰可不是台风的对手。 直线距离370海里。按照每小时50节的高速,也要八个小时以后才能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