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8章 提前挖坑
丰田和天汽的正式合作是二零零零年的7月中旬。 华国汽车政策规定,一个外资车企在华国的合作对象不能超过两个。 到那时丰田已经用完了两个合资企业的名额:川蜀的旅行车厂和天晶汽车。 天晶汽车是个只能生产1.6l排量以下的企业,这显然不符合丰田的期望。 如果想扩大在华国的经营版图,丰田必须要找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 上一世的丰田首先就想到了常汽,通过天晶汽车以股权的转让方式实现了重组。 2002年6月14日,常汽集团和天汽正式完成重组,造就了当时国内汽车界上最大的重组案,合并后于2003年9月更名为常汽丰田。 此时,丰田的合作伙伴就变成了常汽和川蜀旅行车两家。 又是一汽出手,与川蜀成都各单位签署协议将川蜀旅行车收归麾下。 这样,丰田的合作伙伴就变成了一家:常汽。 它滕出了一只手就开始和广汽勾勾搭搭。 万峰在合约里的那一条,就是为了这一刻准备的,直接斩断丰田和广汽合作的可能。 当然广州政府如果将来执意要和丰田合作南湾也没想法,只要按照合约你赔完我的钱,我退出你爱和谁合作就和谁合作去。 高达几十亿米元的赔偿南湾是只赚不赔。 广汽方面的问题几乎没什么后顾之忧了,要是能把丰田和常汽的合作也搅黄了,那么丰田进入华国市场最低还要晚五年以上。 它再进入华国市场就的等华国汽车政策的再次开放了。 常汽和丰田的合作出于弥补企业短板的需要。 此时常汽的奥迪、宝来、捷达在中高端市场都有上佳的表现,它欠缺的就是家用小型车。 因此两年后的收购天汽不但可以完善其产品结构,使常汽如虎添翼外,又能通过收购天汽促进与丰田汽车的合作,利用丰田公司在小型车领域强有力的开发实力,从而达到改变过于依赖德国大众的现状。 万峰坐在办公室里皱着眉头冥想了有一个小时,然后叫来了周黎明。 周黎明颠颠地跑来了。 “别嬉皮笑脸的,严肃点!你以前从安保公司过来的时候虽然也不着调,但起码还保留了军人的传统。这几年怎么越混越完蛋了?都快当爹的人了,一天到晚的没个正形。” 对于这个连襟,万峰是该教训的时候就教训一番。 “是!万总教训的对,我一定有错就改。” “呵呵!是不是改完再犯呀?” “嘿嘿!没那意思。” “改不改是你的事情,但是现在你给我打起精神,我要交给你两个任务。” 一听有任务了,周黎明瞬间就严肃起来。 现在集团里和屁规模差不多的事情万峰几乎不管不问,但凡他布置下来的任务基本都是大事儿。 大事儿就得有大事儿的态度。 “从公关部挑选能力最强的人组成两个工作组,即刻动身一个去天晶汽车,一个去川蜀成都旅行车制造厂,听清楚没有?” “选派得力的人去天晶汽车和成都旅行车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