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都市小说 - 回流40年在线阅读 - 第277节 大事业(2)

第277节 大事业(2)

    卢利不敢在学校多呆,老师们要阅卷呢,哪有时间听他穷白呼但他的话把别人兴趣挑起来了,又岂能让他就这么走了

    田老师是个心直口快的,一把拉住了他“小小,老师这么叫你行吗”

    “当然行,当然行,以后,老师们就这样叫我好了。”

    田老师哈哈一笑,说道“那就行,那就行,小小,和老师好好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田老师,您不用批改卷子吗”

    “哎呀,一群小孩儿写的卷子,能用得了多长时间不会耽误的,快说、快说”

    卢利知道,不拿出点真东西是不行了,说起来,他也是偶发奇想,教育体制改革现在还没有看到眉目,但用不到多久,家长、社会的压力就会形成倒bī)之势,例如津门实验小学、桂林路小学、岳阳路小学等有口皆碑,在家长们心中如同圣地一般的学校,就会打响名头,为了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学校,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校名头蒸蒸上,老师们赚得盆满钵满,让其他学校羡慕得眼睛通红,却无可奈何。

    既然这种大势是不可逆的,那么,为什么不关照一下自己的母校呢小学生而已,还能有多少超纲的内容那都是唬人的“好吧,是这样的,老师,现在我们从小学升初中,还在采取就近上学的原则,只有极少数的况,才会跨片、垮区域上学,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考试成绩。没有一个好成绩,这些事想也不要想,这一点,您同意吗”

    田老师等人琢磨了一下,缓缓点头,其实,她们对于小升初考试,然后跨区域上学的况知道的并不清楚,但成绩是硬指标,这是不用怀疑的。

    卢利说道“现在国家执行计划生育,每家只生一个孩子,这就造成了第二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家庭中的这个孩子,占据的重要越来越大,您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没错,是这样,现在可不比以前了,家家都有四五个孩子,大的带小的,小的长起来,再带更小的,家长也顾不过来。现在一家一个,宝贝得什么似的”

    卢利笑道“有这样两个前提条件就足够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而学习成绩,又是家长和孩子们最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两个不可逆的硬指标;而前一个,是国家政策,无从更改,但第二个,也就是学习成绩,却是可以变化的。所以我就在想,如果,从明年开始,大兴街小学的孩子们,进入市重点或者区重点的比例,在全市名列前茅的话,对于学校来说,固然是一份巨大的荣誉,对于那些有适龄儿童的家长们来说呢是不是也是具有莫大吸引力的”

    “那,你的意思是说,家长们把孩子们都送到这里来上学”

    “没错”

    “可,这有什么用呢教一个也是教,教两个也是教,有什么区别”崔秀弱弱的问道。

    “区别大了”卢利说道“你居住在南市、芦庄子一带,本着就近上学的原则,自然是可以在这里上学的,但是你住在劝业场、王串场、新货场等那么远的地方,那里本来有小学,你凭什么要到这里来上学呢当然,你可以说,这里教学质量好,老师的素质好,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好。但是,别忘记,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教师资源也是同样。你想让孩子在大兴街小学上学吗想让他接受这里更好的资源培养吗想让他中考的时候,考取如一中、十六中、南开这样的,在全国都算有名的好中学吗”

    他这一连串的排比句说出来,办公室中一片安静,有老师已经逐渐明白过来了,“小小”

    “办法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得花钱”

    “花钱你的意思是说,让孩子们花钱到这里来上学”

    “为什么不呢我刚才说过了,教育也是一种资源,特别是好的教育,就更加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了全国不提,就说津门,全市有多少特别高明的老师他们能带多少个班、教多少学生原本应该是没有你们家孩子的份儿的,现在你非得加进来,不花钱怎么行”

    “这怎么行这怎么可能九年义务教育,这是国家的政策。”教数学的郑老师怒喝道。

    卢利笑道“郑老师,您没听明白,我说的不是咱们国家教育制度的问题,我说的是教育资源。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国家政策没错,但,教育出来的孩子,其成绩就是多种多样了,对不对而教育资源,则是另外一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