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英雄救美
已经策马离开相阳城的晋阳公主自然不知道,她与秀秀前脚刚出城,就有三个她想起来就会咬牙切齿的家伙,阴差阳错进了城。 三人不是别人,正是“面目可憎”的翠花、“金玉败絮”的小青、以及最为人所人不齿、令读书人颜面扫地的“斯文败类”杨素。 当然,这些都是晋阳公主心中观想,例如翠花就一直认为自己玉树临风、风流‘涕淌’。 这不,风流‘涕淌’的翠花看到街边有卖铜镜的,赶紧跑过去拿起一面镜子找了找自己的盛世美颜,顺带着还理了理自己一头油腻的秀发。 “别照了花花。”小青瞥了一眼翠花,打趣他道:“小心那铜镜承受不住你的美,崩碎后划伤你的脸。” 翠花听到小青的话唉声叹气道:“唉,看来有些人就是看不惯哥哥我的潘宋之姿,整天酸里来醋里去,都能开酱醋坊了!” 小青一愣,紧接着唉声叹气跟上了杨素。 三人走到望江楼时,发现楼底下有不少披甲兵卫封住了整条街,不让百姓靠近。 翠花最喜欢热闹,赶紧跑到一群指指点点的百姓面前,打听这是出了什么大事。 见翠花发问,一位老者疑惑道:“咱们相阳城出了这么大事,你还不知道?” 这位老人捋着胡子,满脸钦佩道:“要说咱们沈知府真是嫉恶如仇、大义灭亲啊。听说他的公子在望江楼调戏一位俊俏公子,被闻讯赶来的沈知府给砍断了一只手!” “不会吧,这么狠?”翠花愣在了那里。 “狠?”老者不满道:“咱们府尊这叫‘眼里揉不得沙子’!要说从前咱们相阳府的百姓也错怪了沈府尊,不然怎么说‘日久见人心’?直到今天,小老头才看清沈知府的为人呀!” 老人一边说话,还一边朝着那些兵卫竖起了大拇指。 “是啊……是啊……”旁边有人附和:“只是可怜沈公子,就是他有龙阳之好,咱们府尊也不至于下这么重的手吧!” “你懂什么!”那老人不满道:“沈知府这叫以身作则!连家务事也处理不好,如何治理咱们相阳府?” “……” 翠花听得头大,赶紧朝杨素那里走去。只见望江楼下那些看热闹的人三三两两围在一起交头接耳,都对沈知府赞不绝口。 相阳百姓你一言我一语,说起这位沈知府的旧事,也都感动莫名。 有人说沈知府当年还是一介布衣之时,就悬梁刺股、手不释卷。早年沈知府家贫,点不起灯,到了晚上就去山上寺庙读书。山上人迹罕至,夜里那些泥塑的比丘罗汉面目狰狞,沈知府却一心只读圣贤书,毫不害怕。 有人说沈知府家里不仅点不起油灯,就连肚子也填不饱。所以每到冬天,他就用小米熬粥,隔夜将冻成了冰块的凉粥用刀分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 这时有人反驳道,你那说的是范家文圣的故事吧。我有一事,这才是咱们沈知府早年做过的事——咱们大人早年酷爱读书,常常夜以继日。可读书归读书,觉还得睡啊。于是沈知府就想出了个法子——他用木头削了个圆枕头,夜里读书累了,就憩在上面。因为枕头是圆的,府尊大人浅睡时只要稍微一动弹,圆枕就会滚开。沈知府惊醒后便会爬起来接着读书。如此,咱们沈知府终于得中杏榜,直到今天造福一方百姓。 众人听到,一时赞不绝口。 杨素在不远处摇头苦笑。再这么夸下去,估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牛角挂书”之类的典故也成这位沈知府所做所为了,这位沈大人如此超凡入圣,做个知府还真是委屈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