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箫筝和鸣
卓幕低低的声音,追忆往昔:“就这样,筝姐为了救我,白日飞马追赶大军,深夜潜入大帐弹奏。紧追不放,锲而不舍,不眠不休。 因筝姐之故,岳箫果然待我极好。更因军医精心治疗,我虽身受重伤,居然起死回生。 每逢夜深人静,我便被藏在岳箫床下,手足被缚,口鼻不能发声。 筝姐为了救我性命,更是每夜必来,萧筝和鸣。 我本重伤,功力又浅,每每都被筝箫所迷,神魂颠倒,时睡时醒,时喜时悲。 直到第七夜,岳箫接近吴都蒹城,便是我最后一夜活命之机。 是夜,萧筝和鸣,久久不歇,所弹之曲,更是惊为仙乐。 我耳听、、、、、、,心为所迷,悠然入梦。 突然,萧声戛然而止,将我从梦中惊醒,睁开眼睛,挣扎着从床底向外窥探。 但见二人,隔空相望,默默无言,满面悲色。 忽然,岳箫垂下玉箫,转过身去。他的脸,便正对着我,接着烛光,我看的一清二楚,他脸色苍白,朱唇颤抖,双泪齐流。 我甚是惊讶,因岳箫功力奇高,若全力抗衡,长姐的筝声,根本不起作用。可是如今的他,如醉如痴,意乱情迷,根本不能自已。” 阿龙面色凄然,想是念及逝去的初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他们两个哪里是在筝箫合奏?分明是生与死的斗争,爱与恨的抗衡。” 卓幕连连点头:“不知过了多久,长姐才停下手中剑筝,缓缓走上前来。 她伫立他身后,静默良久,突然涌身抱住岳萧。 我看的极是真切,就在那一刻,岳箫那张脸,异常悲痛,异常欢喜,异常苦闷,异常快慰,种种神情交织,种种情感混合,犹如海底怒啸,雪山崩摧,更似火山喷发,岩浆奔流。 岳萧再也熬忍不住,转回身去,与筝姐紧紧相拥,再不肯放手。” 青荷心道:“什么力量,抵得过两心相融?” 说到此处,卓幕泪流满面:“次日,我一觉醒来,便被扔在荒郊野外,虽是孤身一人,却是自由之身。我终于明白,筝姐为了救我,做出最大牺牲。 我咬牙切齿,扼腕拊膺,却是无可奈何。后在蒹城雨花山,隐忍半月,经过练功调养,伤痛逐渐痊愈。 那一晚,月明星稀,流云融融,我寻到长乐宫,匍匐在太子东宫殿 檐之上,悄悄探望。 烛光之中,长姐静静坐在古筝之畔,低眉信手,续续而弹。 岳箫半拥半抱,听得甚是沉迷,更是满心欢喜。 我心痛如锥,不可隐忍。 忽闻岳箫说道:‘筝妹,我这般爱你,却只能听你乐音,不闻你欢声,更未闻你笑语。’ 筝姐并不答言,依然默默抚筝。 岳箫也不懊恼,微笑说道:‘虽不能听你言语,若能一生听你弹筝,一世看你笑颜,我也知足。’ 长姐那筝音便如清风,不吹杨柳;胜似流水,不起波澜。 岳箫又问:‘我并不知你的名字,只因见你弹筝,才斗胆叫你筝妹,实际只是心念所致,不知叫的对不对?”’ 长姐之筝声,便是云烟,不掩日月;胜似迷雾,不争星辰。 岳箫自言自语:‘你不说话,便是默许。从今以后,我都会这般叫你。一辈子。我叫岳箫,你叫阿筝,咱两个一生一世,沉浮相守,一箫一筝,相应相合。’ 筝姐闻言,微微一笑,满满的幸福。 岳箫心上一喜,颤声又说:‘阿筝,你说咱们的孩子,取什么名字?我倒想过,咱们相遇在大雪纷飞之际,不如叫他雪扬。’ 言毕,他面上又是一忧:‘父君脾气火爆,不容蜀人。我做过数次努力,欲册封于你,父君只是不许。你至今无名无分,实煎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