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向死而生
仁和县城外,西湖桥边,柳树的枯叶已经铺了厚厚一层,来往的行人熙熙攘攘。泛舟西湖,三秋桂子,三五亲朋好友,实在是再悠闲惬意不过。 高典吏接到书信,来到西湖苏堤的望山桥,只见河上舟来舟往,堤上流人如织。高典吏左右观看,却没有对方绑匪的任何信息。 高典吏的一些手下隐藏在游人中,仔细观察周围的情形。 等了半晌,高典吏也没有见到任何异常,正要离去,桥头却跑过来一个摆摊的小贩,递给高典吏一张纸,说是有人送的。 高典吏打开纸条,上面让他三天之内放人,否则云云。 高典吏四处环顾,但却是一无所获。只有悻悻回家,也死了侥幸救儿子脱险的打算。 一回到家,高母就问起劫匪的情况,高典吏忙说一切安好,让母亲放心。 高典吏劝道:“母亲放心,孩儿一定把您的孙儿活蹦乱跳地交到你的手上!” 高母教训儿子道:“我儿,你现在已是年过半百,过了知天命之年,好不容易有了麟儿继承我高家香火,你做事情可要三思,切记做人做事要留一条后路,不可威逼过甚。” 高典吏恭声道:“母亲放心,孩儿哟懂依母亲之命行事。” 南狱的死囚牢房里,戴梓正躺在牢房角落里,心若死灰地对着牢门发呆。 马上就要秋后问斩,也不知道父亲现在如何?想起父亲年过半百,孤身一人四处漂泊,戴梓真是心如刀绞。 想起几日后自己就要奔赴黄泉,戴梓不由得心里有些遗憾。自己就此解决一生,没有干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留下任何有意义的东西! 也许,离开这个丑恶的世界是一种解脱,至少自己不用再受王斌的轻视。此刻,戴梓心里也有了一丝希望,渴望和王斌这些年轻人一起去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不知道父亲是否找到了王斌,他是否会救自己?以他那样子重诺轻生的人,一定会来的! 戴梓不由得打量了一下四周,好像最后的时刻,王斌就在这周围似的。 独臂汉子在戴梓旁边蹲下来,把他的身子扶好,让他更舒服一点,随即把一个纸团塞到了戴梓的手里。 戴梓趁没有人注意,借着微弱的光亮迅速展开纸团,里面有一颗药丸,纸团上写着两个小字“文武”。 戴梓俯下头,悄悄把纸团和药丸一起塞进了口中,两行热泪顺着脸庞流了下来。 突然,死囚牢中的犯人发现戴梓在地上不停地翻滚,嘴角吐着白沫,有犯人们试着去控制住戴梓,却看见戴梓渐渐停止了挣扎,慢慢地不动了。 牢子大吃一惊,这可是明正典刑,两日后要处决的犯人,怎么突然死在了牢里!牢子赶紧叫来了高典吏和仵作,探知是胸痹短气而亡。二人立刻上报知县,知县命人把尸体运到停尸房,自己发文上报杭州知府。 谁知晚上停尸房一场大火,差点把整个县衙都波及。幸好衙役阿华发现的及时,总算没有酿成大祸,但停尸房里的尸体却被烧成了焦炭。 玉皇山的一处山坳中,掩映着一处茅屋,茅屋前有溪水潺潺流过,一个汉子正蹲在溪水旁,手里拿着一个药罐,似在清理干净药罐里的药渣。 清理干净陶罐,汉子站起身来,看着一眼山下明镜一般的西湖湖面,转身走了几步,推开门,走了进去。 戴梓躺在床上,已经苏醒了过来。他感慨地看着屋内的一切,觉得阳光灿烂。孙虎进来,看到戴梓,上前笑道:“戴公子,你醒了。” 戴梓坐起来施礼道:“多谢孙兄了。” 孙虎摆了摆手,让他躺下,正欲说话,却听道孙豹的生意从外面传了进来:“大哥,你在里面吗?”说话间,孙豹已经从门外走了进来。 孙豹一眼看见戴梓,发现他已经醒了过来,心下高兴,嘴里说道:“戴公子醒了,咱们终于可以回四川了。” 孙虎问道:“姓高的老小子把小孩接走了吗?” 孙豹连连点头,“接走了,姓高的婆娘一边走还一边哄着孩子,又哭又笑。我亲眼看着他们把孩子接走的,绝对不会有事!” 戴梓不由急忙问道:“两位兄弟,不知可知家父现在何处” 孙虎笑道:“戴兄莫急,戴叔父一切尚好,目前在一安全去处。只等戴兄你身体恢复好了,便与戴叔父汇合。” 戴梓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向孙虎,孙豹道:“多谢二位兄长搭救,此恩今生难报,来世做牛做马,必报二位兄长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