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碎了
,长宁帝军 未央宫。 懿妃战战兢兢的站在皇帝面前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上午的时候太子让人在太庙敲响太庙钟,大宁皇族的规矩,太庙钟响,在长安城的皇族都要赶到,所以没多久太庙外边就出现了很多人,简单来说,李家皇族在长安的人就好像一个商行里的家族股东,他们平时是不会露面的,有钱分就好,反正身份尊贵而且不愁生活,再说皇帝也不喜欢他们指手画脚。 陛下李承唐把大宁治理的如此好,国力如此强盛,完全不需要他们做什么,每年领了他们的那份分红就好,可是这群人就在这,不管他们平日里参与不参与朝政,他们都是皇族。 当今陛下李承唐的兄弟没有一个还在长安的,皇族里如今身份地位都很高的是老皇帝的几位兄弟,这几位老王爷平日里优哉游哉,过着美滋滋的日子,他们的长子大部分都还能继承来亲王之位,但是得等着,其他的儿子好的获封郡王,不好的也就那样。 可是他们有话语权,他们在别的地方没有多少话语权,在太庙有,尤其是那些老人。 按照大宁皇族的规矩,太庙是无比神圣的地方,国事决于太极殿,家事决于太庙,有人敲响太庙钟就说明皇族之中出了大事,大到必须召集长安城所有能说的上话的皇族全部参加,这规矩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记不得,反正不是太祖皇帝定下的,不然肯定有人拿出来说。 冬暖阁里,皇帝坐在椅子上,懿妃站在他身边,本来要跪的,皇帝没让。 东暖阁加了几把椅子,那几位老亲王就坐在那等着陛下发话,几个人看起来面相都很和善,喝茶的样子也都很有气度,可是眼神却都有点飘忽。 翰王在老哥几个中年纪最大,他咳嗽了几声,看向坐在身边的陈王,陈王也不好说话,看向坐在对面的誉王和定王,那两个人也是眼观鼻鼻观心。 “咳咳。” 翰王觉得有些恼火,这几个人全都装傻不说话,他年纪最大那就他说。 “陛下。” 翰王微微俯身:“这事还是得查,虽然臣坚信珍妃娘娘清白无辜,可是太庙钟一响,整个皇城的人全都听到了,况且这事在许久之前就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臣绝对不是针对懿妃娘娘,而是要给懿妃娘娘一个交代,也是给二皇子一个交代,更是给陛下一个交代。” 这话说的一点也不激进,可是谁都知道,这话算是绵里藏刀,他真要是相信懿妃是清白无辜就不会第一个开口说话,他们这几个老人心里想的什么其实坐在书桌后边的皇帝也都心知肚明。 “二皇子不但聪慧伶俐,而且不管学识气度都让人折服,若此事不查明白的话,也会让二皇子名誉受损。” 定王看到翰王说话了,也跟着说了几句:“珍妃娘娘还是解释几句吧。” 陈王和誉王连忙点头:“对对对,就随便解释几句。” “解释?” 皇帝的眼神骤然一凛,那四个老亲王瞬间就闭了嘴。 “她需要向你们解释?” “陛下,这是皇族家 事,太庙钟一敲响,我们就不能置身事外。’ “是啊陛下,这太庙钟响了可不是小事,如果不给一个解释,不给一个交代,满城风雨就会更猛,光是长安城里说三道四的人就不少了,皇族的脊梁骨也在被人戳着,若是将来大宁上下人尽皆知,那岂不是更麻烦?” 誉王清了清嗓子:“话是这个理,这屋子里又没有外人,该说什么说什么。” 懿妃刚要说话,皇帝伸手拉了她一下把她拉到自己身边。 皇帝对她摇了摇头:“代放舟,搬把椅子来,让懿妃坐在朕身边。” 懿妃脸色一变:“陛下,臣妾还是站着......” “朕让你坐着。” 翰王的脸色也变了变:“陛下,事情没有解释清楚。” “李家的事可打不可小,大大小小的家事也是国事,大宁是李家的,李家的人就不能对陛下的身边人身边事不闻不问。” “就是啊陛下,还是先让懿妃解释一下再坐吧。” “什么人都不如家人亲近,陛下应该知道,再怎么样也是家里人最可信任,有什么事,我们都可以帮陛下分忧。” 皇帝的手指在书桌上轻轻敲打着:“朕一直以来什么事都不劳烦几位皇叔,第一,是因为几位皇叔年纪都大了,繁杂事扰心影响清净,第二,朕也实在想不起来能有什么事是需要几位皇叔帮忙才行,倒也不是没有需要极为皇叔的时候,朕初登大宝,好像也去求过几位皇叔......” 他的视线扫了扫,那极为老亲王全都扭头看向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