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章 六路援军
“嗡……”号角声于旷野之中响起,显然,霍峻前军的哨骑也察觉到了当阳城内的变化,县城易主,城外有箭矢尸身尚未收敛。隔着老远,一眼便能瞧个仔细。 “全军于山谷前结阵,准备应敌。”五千战八千之众,霍峻看不起黄祖招募的新军降卒,也就是说,他正面之敌,唯有赵云和李严所部的五千兵马,兵力相等,他自以为,不会弱于任何名将。 “此为何处?”行至当阳桥对岸,隔河相望对面军阵,赵云满脸凝重道。 “对岸便是当阳长坂坡。” “长坂坡……”赵云面上若有所思,“此名倒是有些亲切。” “将军,霍峻据河列阵,不主动进兵,此人素有善守之名,吾等是否先以前部应敌?”李严策马上前询问道。 “不急,他在等待援军,吾等静候便是。”赵云一脸从容淡定,在北地之时,茫茫幽州草原之上,部落聚集,牛马成群,战马如同长江之上的浪潮一般,一波接着一波的涌来,声势何等骇人,对面的骑兵不过数百,其余尽皆是步卒,在赵云看来,不堪一击尔。 他麾下的骁龙营,大多是淮北、徐州之战的伤兵老卒整编成军,原本骨干的三千步卒,可以一敌众。 “援军?”李严面色大变,“将军为何要等霍峻援兵?” “吾江东水师已向江陵、公安等地出兵,水师战船上千艘,一万五千悍卒,陆路有吕蒙、魏延等诸位将军兵马近两万,只要吾在此处拖住这些援兵,他文聘、张允便是孤立无援。” 赵云回头看了一眼李严,“正方,只要撑过几日,南郡、章陵必落入吾江东之手,如此,这荆襄可定矣。” 李严朝着赵云抬手一辑,“吾敬佩将军胆气,将军可知,吾军立于此旷野之地,对岸会有几路援兵?” 赵云将一根手指竖于唇边,“汝且听。” 李严一脸狐疑,他环视一眼左右,突然,西面有喊杀声赶至,一面将旗于几里外的坡上竖起。 “向”字将旗之下,兵卒一字排开,约有上千之兵。 “此乃何人?”赵云指着那面将旗问道。 李严定睛看去,“回禀将军,此乃临沮县长向朗,此人素有贤良之名,未曾想,此番亦率军来援。” “临沮县长向朗,此人倒是吾听军师提过,此人与其有过结交,亦是大才。”赵云眯着眼,对着千余兵卒略微有些忌惮。 “将军且看。”也正在此时,陈生突然伸手一指西北。 赵云和李严回头看去,不知何时,位于霍峻所部身后的山岭之上,也有大队兵马杀出,一面“杨”字将旗于风中挥舞。 “此又是何人?” “此乃宜城县尉杨龄。”李严略微皱眉,顿了顿,补充一句,“此人略有武勇。” 话音刚落,北边亦有大批烟尘激荡,一面“庞”字将旗随风激荡。 “此乃南阳郡丞庞季,此人亦是当年吾知遇之人。”陈生面色有些复杂,他昔日为贼祸乱江夏之际,便是为此人与蒯越单骑入营劝阻,投身刘表帐下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