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确定落点
第三百七十四章 探测器要想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远远比在月球正面难得多。 其中一个是信号问题。 在月球的背面,是接收不到地球传来的无线信号的。 因此,华国国家航天局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向地月拉格朗日L2点发射了一颗中继星——鹊桥号。 用来保持地球控制中心和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通信。 但这存在一定的延迟。 就导致,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落月阶段时,位于地球控制中心的技术人员,无法根据实施情况cao控探测器的降落轨道。 这完全相当于盲降。 技术难度比之可以实时cao控的降落过程,要难上不止一个档次。 这需要顾律将每一个参数调控到无比精准。 最低要求,是至少精确到小数点后五位。 因为可能几毫秒的差距,或许都会造成降落失败,或者距离预计落点偏移不少距离。 这对顾律的要求极高。 然而,无限信号无法实时传输是难点之一。 但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还存在另外一个难题。 那就是寻找到一块探测器的理想着陆点。 虽然月球正面也是山峰林立,但地势相对平坦,可供探测器着陆,此前人类发射的许多探测器和宇航员登月都选择了这些地方。 但月球背面却布满了沟壑、峡谷、火山口和悬崖,很难找到一块软着陆的理想地点。 这同样是个相当折磨人的问题。 顾律在一摞文件中抽出那张由数位科学家绘制的月球背面地形图,皱着眉头研究起来。 一个个有可能被当做着落点的区域被顾律用红笔圈注起来。 接着,顾律又利用这边研究基地提供的大数据,综合分析月球背面的土壤特性、环境特性及不确定性、元素分布等情况,进行多轮筛选和迭代。 这个工作的繁琐程度丝毫不亚于落月六阶段的参数计算。 因为这对顾律的眼力是相当艰难的一个考验。 最后,眼睛又酸又涨的顾律,终于在月球背面崎岖复杂的地形中,选择出整体平坦程度与嫦娥三号虹湾地区相近的主、备两个着陆区,最大程度地提高了着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嫦娥四号将降落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 冯·卡门撞击坑位于SPA盆地的中部,直径约186km,中心坐标为。 顾律选择这个盆地作为着落点是有着更深层次意义的。 SPA盆地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 同时,SPA盆地深达13公里,是月球上最深的撞击盆地,这意味着当年的撞击事件很可能会挖出月壳深处甚至月幔的物质,这些或将成为人类研究月球内部成分的“钥匙”。 一旦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这片区域有所发现,那对于华国完全征求月球的步伐,或许会更加促进一步! 深夜。 整个研究基地内大部分房间内的灯早已熄灭。 但顾律那间办公室内,灯光一直亮到了第二日的清晨。 ………… 次日。 清晨六点半。 吴征洗涮完毕后,一边活动着身体一边准备去食堂吃早餐。 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吴征掉了个头,回到研究人员的住宿区域。 咚咚咚~~ 吴征来到昨天安排被顾律的卧室,敲了敲门。 “顾教授,醒了吗,一起去吃个早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