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后退一小步,前进一大步
重生之激荡年华我与世界道早安第610章后退一小步,前进一大步九月的一个早晨。 林长生敲响了董事长办公室门外宋一秋的桌子。 “林总,早上好。” “早,宋助。那个温总来了吗?” “还没有呢。”宋一秋通常都会比温晓光早到一些。 “喔,那你给我个时间段,我有事找温总。”说完之后,林长生又问:“我听说温总最近在看《华为基本法》?” 宋一秋微笑,“是的,因为产品的事情有林总你们嘛,所以温总就有多的时间去想企业文化。” 对的,微信有林长生,今日头条有张一名,投资部有李一丹,微信支付有付与萱和蒋凡,他们还有一个好的COO,云计算的王晓明正在到处忽悠大学生进组。 温晓光呢,不需要整天外出去给公司当人形广告牌,融资的事情也搞定了,那么他就有时间去思考怎么去塑造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 当然对于林长生来说,关注老板干什么,也是他们常干的事。 温晓光来到公司之后见了他,“我还准备找你们开会呢,说吧啥事。” 林总捋着西装坐下后说:“关于微信服务的事,我们部门在考虑拓宽我们的服务边界,话费充值这个太老了,从小便利店就开始再搞,这没意思,微信需要一点创新。” “什么创新?”温晓光的心情似乎还不错,“说说看。” “其实就是城市服务、生活缴费,这些可以连同付总一起做。” 现在的微信支付虽然可以为美团和饿了么提供在线支付服务,也可以线下扫二维码,为商家提供服务,但在便民服务领域还不够。 但这些内容,其实需要非常细化的去设计,去试验。 “老林,我最近在想一个事情。”温晓光也是开诚布公的谈,“从开发微信开始,你就是负责技术和产品一路到现在。最早期的时候我提供了很多创意和设计,包括语音通话、表情商城甚至公众号,后来又主导微信支付的成立。” “但是我始终不是一名技术出身的专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时候也闹出过笑话,那就是我的想法程序员根本实现不了。或者用简单的语句描述:我不是一个产品经理式的CEO。” 林长生不否认这一点,但他也说:“可您做出的战略规划基本都判断对了方向。” “这就是我要说的。”温晓光一拍桌子,“微拓需要一个更新清晰的使命和目标,需要一个更加有力量的团队,这个有力量是指,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发挥自身的长处并相互配合。” 林长生心说,原来宋助说的最近在看企业文化就是这些。 “如果是这个事,那还真的需要开一次集中会议讨论。最好能有一些案例,这样能开放思维。” 温晓光是有这个考虑。 产品经理式的CEO和非产品经理式的CEO其实是有很大差别的,这不是在强调差距,谁好谁坏其实难说,它所强调的是差异。 微拓现在做,来得及。 所以很快这个会就安排了,讨论的是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需要反复去说,这是它的两个特性决定的,一个是比较虚,说少了相当于没说,一个是很重要。 每一个公司都要有一个核心的使命和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变,围绕这一点去布局、去下棋子,去推出新的产品,这样才不至于显得没有章法,随波逐流。 尤其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里,认准了一个目标就显得更加宝贵和难得。 百度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案例,百度的喊出的使命和目标是: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变的更简单。 乍一听好像没问题,也符合李彦洪这种理科生的思维,重视技术嘛。 但是细想,问题很大, 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这句话放在哪家科技公司上不合适? 饿了么有没有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美团有没有?阿里有没有?再说点过分的,约炮软件都特么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了! 使命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很虚的东西,结果说的又那么虚,就会导致公司从上到下不知道该干什么。 之后才有李彦洪在互联网大会上讲他头疼的事:机会太多了不知道做哪一个,他总得放弃一个,选择一个。 背后的原因就是围绕互联网,你所有做的事情都是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这哪里是百度的使命,这是互联网技术革命的特征啊。 反观阿里的使命就很清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通俗易懂,每个人都知道,喔,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中小企业赚到钱。 在这个过程中, 你说线上支付不方便?那搞支付宝。 物流送货搞不定?那搞菜鸟物流。 做生意没启动资金?那搞网商银行,并在后来孵化出蚂蚁金服。 淘宝的交易规模太过庞大带来太大的压力?那搞阿里云。 围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去布局的,阿里都做的很好,反而随波逐流的就不太乐观,比如阿里大文娱,拥有3亿用户的天天动听把人家搞死了,收购优酷、UC,也越搞越差。 但至少核心的还没错,百度就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海里乱游,外卖火了就去搞糯米,支付好像有机会?又去做百度钱包,结果市场份额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清晰的使命真的很重要,那就是nongnong迷雾中的一盏明灯。 林长生说要案例,温晓光就给他们案例,这次重要的初次会议一他的一个判断开始,这个判断是连京东都会超过百度。 “因为互联网公司的轻资产模式,导致它与传统的汽车、房地产有一些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一家小公司的一个想法就可以颠覆一个领域。不像汽车,从零开始想要打败大众、通用,那是非常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但在互联网那就不一样。” 温晓光把这句话写出来给大家:杀死一个产品的,通常不是一个更好的同类产品。 他说道:“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换一个讲法,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同行而是跨界。就是有着很大不同的产品。因为这种快速的变化和强大的危机始终伴随我们左右,所以一个清晰的使命和目标就会显得格外重要。” “今日头条也驶上快车道之后,我的工作要从产品领域转到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上。微拓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使命,去让我们每个人,包括我知道明天的路大概走哪个方向。” “互联网公司会倒下的非常快,明天不知道怎么走,肯定死的很惨,我认为百度就是,他们的反应很慢。” 不过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如何构建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企业文化,如何构建一个团队,如何确立使命,都是很难一步就做到的事。 所以需要时间。 “第一步,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温晓光夸奖了一番林长生,“今天早上林总和我说了想要在微信上做一些便民服务的事情,其实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也觉得非常不错。” “但是我没有去细究如何做,说实话我也听不懂那些技术细节。” 核心高管都是知晓各自底细的,黎文博几人不约而同笑出了声,这没什么好隐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