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阁 - 历史小说 - 乱清在线阅读 - 第一二八章 捉贼拿赃

第一二八章 捉贼拿赃

    关卓凡认为,慈安是真正的“贤后”。【】她的贤德,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

    作为妻子,慈安对亡夫留下的两个妾慈禧,尽力支持其治国理政;丽妃,尽心保护之、照应之,视其女若己出,甚至给予两母女超规格的名分和待遇。女人天性中必然的“嫉妒”二字,在她身上,似乎是不存在的。

    作为母亲,穆宗对嫡母的信任、亲爱,远超生母。

    作为母后皇太后许多人都忘记了,慈安才是这个老大帝国的最高和最后的决策人她在内外交困、风雨飘摇中听政,知人善任,上下相得,一步一步,国家敕平大难,于百废待兴中发展起来,终有“同治中兴”之局面。

    可以说,慈安主政的二十年,是晚清最好的至少是扭转颓势、奋力上行的二十年。

    还有,慈安在世的时候,对于慈禧,除了尽力支持她治国理政外,亦有效地遏制了其天性中的负面因子。国家和慈禧本人,能够在这段时间取得重大成就,慈安对于慈禧的有效约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卓凡认为,慈安对国家,是有重大历史功绩的,史家对她的评价,是过低了。她的身影,被后世对慈禧的赞誉、责骂和各种颜色的涂抹遮蔽着,显得过于淡漠了。

    后世如此,时人亦如此。

    惇王、宝鋆之流,看慈安,就是一个普通的、善良的、脑筋不大灵光的女人。所以。他们断定。慈安一定会入他们的彀中。

    可惜,我认为你们看错了人,所以,你们必然要在这上边摔个大大的跟斗。

    当然啦,如果你们造的“谣”,母后皇太后打一开始,就根本不信,那是最理想的。

    嗯。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其实非常简单,这个“谣”,如果是第三者说给母后皇太后听的,她震惊之余,不排除将信将疑的可能;但如果是俺或者圣母皇太后主动说给母后皇太后听,你们说,对于这个“谣”,她还可能有一丁点儿的相信吗?

    只会剩下对造“谣”者的义愤填膺了吧?

    “谣言”没有出来,俺当然不能主动去向母后皇太后传自己的“谣”“不敢壅于上闻”,只能在“谣言”出来之后再做。可是。“谣言”出来后,如果已经传播开来不论范围大小。俺再说给母后皇太后听,哪怕俺是第一个说这个事儿给她听的人,也会让人觉得是“被迫为之”。因为,你关卓凡不说,自然会有别人来说。

    所以,此事关窍,在于“谣言”出世的那一刻,俺的人必须在现场要成为首个“谣言”的受众。与此同时,要将“谣言”的进一步的传播,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种情况下,俺向母后皇太后主动汇报此事,才会显得光明磊落,才真正叫“不敢壅于上闻”。

    这个事儿说起来好像有点拗口,其实一句话就能讲明白了:我必须是“捉贼拿赃”的那一个人。

    关卓凡说道:“贴这个无头揭帖,估计也是那个‘聚贤馆’的活计加强对‘聚贤馆’的布控!你回去跟张成林说,叫行动队二十四小时待命。嗯,最好在‘聚贤馆’所在的……哦,盆儿胡同租个房子,行动队住一部分人进去,以争须臾,不失时机。”

    “行动队”指的是“军调处行动队”,专门执行军调处的暗杀和缉捕“极度危险人士”等“高难度动作”任务,负责人是我们的老熟人,原近卫团的二号人物张成林。军调处成立后,关卓凡割爱,将张成林调到了军调处,出任行动队队长。张成林身手娴熟,心狠手辣,和陈亦诚搭伙计,算是相得益彰。

    之所以要行动队守在“聚贤馆”旁边,是因为只有这样,“聚贤馆”的人一旦有所举动,行动队才能够第一时间贴上,一路跟到现场,然后“捉贼拿赃”。

    不然,因为无法确定“聚贤馆”的人会在哪儿张贴无头揭帖,而这个地方,若距军调处朝阳门内大街“敕命轩军松江军团总粮台驻京城办事处”的驻地较远的话,探子来回传话,必定迁延时机,无法做到“捉贼拿赃”。

    “聚贤馆”的人,毕竟都是身上有功夫的亡命之徒,逮捕他们的差使,不大适合普通探子来办。

    陈亦诚说道:“是。盆儿胡同的房子,因为要就近监控‘聚贤馆’,我们早就租下来了,爵帅一切放心。倒是要向爵帅请两张手令,一张给步军统领衙门的阿尔哈图总兵标下想请阿总镇派几个得力的兄弟,和军调处行动队一起办差;另一张备而不用行动队办差的时候,如果有什么阻碍,再拿出来用。”

    关卓凡明白陈亦诚的用意:军调处在北京城,毕竟没有台面上的执法权,要拉步军统领衙门的人充幌子;还有,“捉贼拿赃”的现场,未必在自己人的辖区内,到时候逮捕行动是有受到干涉的可能的如是,要搬关卓凡出来“镇场”。

    关卓凡点了点头,说道:“你想的很周到,手令我现在就写。嗯,到时候,如果真有人不开眼,敢打横儿,你们尽管开枪,不要有任何顾虑包庇谋逆嫌犯,格杀勿论!”

    “是,谨遵爵帅钧命!”

    “还有,我得给睿王写一封信,”关卓凡微微一笑,“你说,这封信,该怎么写才好?”

    “标下以为,爵帅说的‘捉贼拿赃’,不仅是办‘揭帖案’的方针,也应是办‘落药案’的方针如果敖保尚未犯案,就捉了起来,他必抵死不认。这个人是个孝子,为免牵连老娘,就算动他大刑,也不一定就能拿到实在的口供。还有,就算他招了,‘车辙’那边也可说是敖保血口喷人,想就此把‘车辙’坐实在这个案子里,可不大容易。”

    “嗯,那咱们就等着敖保下药好了。不过……”

    “爵帅放心,睿王一家子,一丝儿风险都不需要担的敖保做的菜,大伙儿不吃就是了。”

    “好,就这么办。”

    顿了一顿,关卓凡脸上浮现出一丝诡异的微笑,说道:“还有个事儿。安徽军费报销案的两个嫌疑人,一个安徽粮道李宗绶,一个凤阳知府宋尊邦,刑部传来传去,居然一直传不到案宋尊邦干脆就找不到人!嘿嘿,我和刑部左侍郎方子颖,也算是老朋友了,老朋友有难处了,不能不帮一帮他的忙这个宋尊邦,军调处帮着找一找!”

    “嗻!”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