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你想的太多了
; 哦?这可有点意思了。 徐四霖说道:“小栗忠顺的出身,和栗本锄云完全不同,他是‘旗本’出身,眼睛里,只有幕府,没有天皇,真正对幕府忠心不二的。” 征夷大将军的直属家臣,“石高”——就是俸禄,不满一万石的,称作“旗本”,这是幕府的亲卫,主要负责江户城的布防,以及将军本人的安全保卫。其人员构成,除了当初德川家康的亲侍护卫世代相袭外,也包括亲藩大名和谱代大名家的末。 “旗本”通称“八万旗本”或“旗本八万骑”,关卓凡想,这个“旗本”的性质和名称,和国的“八旗”,很像嘛。 二者的现状也很像。“八万旗本”承平日久,腐朽不堪,基本上也是上不了阵、打不了仗的。亲兵不管用,“有事”的时候,幕府只好指望着大名出工出力,这是幕府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栗忠顺算是“旗本”极少见的英才了。 徐四霖说道:“不过,小栗忠顺出身高贵,就不大看得起‘兰医’出身的栗本锄云,这两个人,似乎一直在别苗头。” “原来的‘军舰奉行’胜海舟反对二征长州,被德川庆喜撤了职,换上了小栗忠顺。接胜海舟的位,小栗忠顺算是很恰当的人选。万延元年,就是咸丰十年,日本使节搭乘‘咸临号’赴美,舰长是胜海舟,而监督官是小栗忠顺。” 关卓凡默然。咸丰十年,就是1860年。即是说,五年前,日本就派出使节,横绝万里大洋——而且,这个“咸临号”,虽然有美国海军人员随行,但却是日本人自己驾驶的! 那个时候,国在做什么呢? 徐四霖说道:“小栗忠顺也是‘开国派’。但可能因为栗本锄云的缘故,却比较讨厌法国人,尤其不能接受法国人的条件。所以,咱们一插进来,幕府重臣,他是主张‘弃法投清’最力的一个。” 关卓凡想,这个小栗忠顺。是否有培养成带路党的可能呢? 徐四霖说道:“小栗忠顺还对我说过,三百大名割据日本,已经愈来愈不合时宜,日本应该废除‘幕藩体制’,改成郡县制,全部由将军直接管辖。” 关卓凡悚然而惊。 这个小栗忠顺。不一般! 日本要自强,这已经成为日本各利益集团的共识,佐幕也好,倒幕也罢,殊途同归。 哪么。如何自强呢? 原先的路是“尊王攘夷”。 现在,“攘夷”的声音不大响了。大伙儿都隐约看出来了,不走洋人那条路是不行的,既如此,还攘个屁夷? 就剩“尊王”了。 但这个王,该怎么“尊”,大伙儿还是莫衷一是。 孝明天皇本人,其实对嚷嚷“尊王”最起劲的那帮家伙,是很不放心的。他总觉得长州藩不过是要“挟天而令诸侯”,如果自己还是木偶,折腾一大轮,不过是换一个cao纵者,所为何来?反正几百年都这么过来了,幕府对皇室毕竟供奉无缺,换长州藩上来,谁知道是不是个董卓? 他和幕府闹别扭,主要是在“攘夷”这一块。深宫之的孝明天皇,特别讨厌洋夷,所以才死活不肯签《日米修好通商条约》,并想方设法,逼着幕府下令“攘夷”。可以说,孝明天皇的“攘夷”,是真心实意的;而雄藩们的“攘夷”,不过是以此做由头,打击幕府,二者大不相同。 孝明天皇讨厌洋夷,其本质还是害怕改变;而幕府真下去了,也是一种“改变”,对皇室来说,没有人知道,会变得更好还是会变得更坏。 所以,孝明天皇的本心,还是愿意维持现有的“幕藩体制”的。 天皇本人对别人勤他的王并不起劲,他周围的公卿,也就分成了“佐幕”和“勤王”两派。 “佐幕”的当然是维持现状,“勤王”的则干掉幕府之后,由自己把持朝政。 同样的,大名们也分成了“佐幕”和“勤王”两派。 “佐幕”的基本是谱代大名和亲藩大名,他们是德川家的亲戚和部将,是利益共同体,自然要维持现有体制。 “勤王”的基本是外样大名,和德川家关联淡薄,其主力长州、萨摩两藩,和德川家更是世仇,“关原合战”打不过德川家康,被迫投降,在日本四岛的边角上当了几百年的孙,现在对幕府,是“趁你病,要你命”。 这帮大名,想的是打倒幕府之后,搞“雄藩合议”,就是通过一个“大名联席会议”,统治日本。 而日本的武士,“上士”——高等武士,“佐幕”的居多。“佐幕”就是维持现有体制,作为既得利益者,维持现有体制就是维持既得利益。“下士”——低等武士,则大部分是“勤王”派。“下士”们的蛋糕分得少,“勤王”意味着打破现有体制,这样,他们才可能从“上士”那里,分到更多的蛋糕。 总之,现阶段的日本,要求改变现状的,不论哪个阶层,哪个利益体,想到的都只是“废幕”,而不是“废藩”。 现在,居然有人想到了“废藩”,这个人,还是幕府内部的人! 改革日本政体之关键,是变二元体制为一元体制,即只能有一个央:天皇和幕府,一定要废掉其一个。
“一元体制”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必须彻底打破地域之前的区隔,举国一体,才有集力量实现工业化的可能,为此,必须废藩置县,央集权。 总之,“幕藩”体制,“幕”废不废两说,“藩”是一定要废的。 原时空起劲“倒幕”的那些大名们,全部见不及此。结果幕府一倒,新的央政府立即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倒过头来对付他们这帮倒幕的功臣,要他们“奉还版籍”——就是土地和人口,接着就是废藩置县,把“大名”彻底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关卓凡小小打了个机灵,心想:这个小栗忠顺,既然想到了“废藩”,会不会顺理成章地想到“废除天皇”呢? 这可不行。 “幕藩体制”,“天皇”、“幕府”、“大名”三要素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样,都会引起剧烈的连锁反应,乃致日本改头换面,甚至改天换地——这个万万不允,须知在“幕藩体制”之下,才有一个松散、虚弱、低效率的日本啊。 这样的日本,才是好的日本。 所以,“藩”废不得,“天皇”废不得,就像“幕府”废不得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小栗忠顺,想的未免太多了,不大好啊。 恐怕不是一个“带路党”的好人选。 可他现下又是“亲华派”的主力,该拿他怎么办呢? 关卓凡问道:“小栗忠顺此人,cao守风评如何?” 徐四霖说道:“极佳,此人素有‘不顾利害,公而忘私’之誉,出仕以来,似乎唯一有兴趣的事情,便是为主家四处奔走。” 关卓凡嘿然,真是叫我辈惭愧啊。 徐四霖说道:“不过,这个人太骄傲了。我是上国使者,且日本正有求于咱们,小栗忠顺对我非常客气热络。可我冷眼旁观,他对同僚,乃至上司,都不大看得上眼的样,言语之间,不留余地,有时候很是让人难堪。” 关卓凡心有数了。小栗忠顺这种人,恃才傲物,急切事功,幕府的官吏,却大多昏庸**无能,以小栗忠顺的脾性,对冬烘朽钝的同僚,自然没有好脸色,这种心态,和肃顺一提起旗人就开骂,颇为相似。 那么,应该如何同小栗忠顺打交道,或者说,该怎么“用”他,关卓凡就有了一个章程。 * (今天两更,晚上还有一更,放在八点半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