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突生异事
第一百三十一章:突生异事 第二天,这通州城守已经对朱慈烺等人放行,他们就这样浩浩荡荡的见到北京城的百姓风情。 而朱慈烺当然是直接回皇宫睡觉去了,只不过现在不是请安的时间,所以他就呆在自己的屋子里睡着了。 “殿下殿下” 当朱慈烺自己迷迷糊糊被叫醒时,他这才发现自己竟然在前殿着睡着了。 身上所盖的绒毯是太监们半夜起来给盖上的。 “告诉本王现在什么时辰了” 朱慈烺从床边坐起来,他活动了一下筋骨,实在是因为最近忙着这粮草问题1,同时想着大将军给自己的任务,晚上他思考对策到深夜迷迷糊糊睡熟,现在就是浑身没劲,不过这肌rou有些发酸。 “禀告皇子殿下,现在已经快午时了。” “哦,现在都已经午时了。”朱慈烺伸着自己的懒腰,慢慢悠悠的打了个哈欠的说道:“本王的午饭准备了吗” “小人已知会过御膳房。另外就是……” “什么……说啊!吞吞吐吐的” 在朱慈烺那疑惑不解的目光下,王承恩弯了弯腰,压低自己的声音说道:“殿下,方才根据我们打探到的消息,后金使节出使我们大明的时候,在山海关东北部出事了。” “什么……”朱慈烺愣了愣,这不是明摆着找事情吗?但是他依旧保持着气定神闲的表情,用那伸懒腰的动作盖住了自己岔了气的行为:“出什么事了。” “使者在山海关被截杀了。”太监王承恩压低声音说道:“在山海关的附近。” 朱慈烺闻言不为所动,微微抽了口气凉气,要知道他昨日晚上还在想着如何治理国家,现在却为那些来使而感到头疼,这下可好了,现在根本不是硬打的时候,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明朝的覆灭。 “这是什么时候的消息谁告诉你的” “今早的军报,不一会就送到朝中,是山海关的大将军吴三桂的队伍发现的。”王承恩回答道。 按照国家之间的邦交礼俗,派遣的使节的队伍都是路途遥远,他们是不能够直接进入北京城的,需要在外面住一晚上才能进城,为了表示他们对天子的尊重,他们按照规矩会在进入北京城以后歇息几日,同时派人向帝王递交国书,只有经过天子允许,使节他们的队伍才能进入大殿。 可没想到的是当天子派礼部的几名官员,着孙承宗带着一队兵卫前往。 当他们到的时候,却发现找不见他们的使者,当吴三桂告知却使节的队伍已被人截杀在山海关附近。 近一千余人,无一幸存! 心中大骇的礼部官员与大将军商议了一下,一边请后者封锁了山海关附近,一边赶紧回朝廷向天子回禀此事。 使者遇袭,无一人幸存,这可是大事。 这个消息刚传到紫禁城,顿时就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据太监们所了解到的消息,上午天子朱由检紧急召见朝中重臣,在大殿商议对策解决此事。 “父皇此刻仍在大殿” 朱慈烺他好奇问道。 王承恩点了点头:“多半仍在的。” 见此,朱慈烺二话不说,也顾不上什么事情了,留下一个小太监照顾自己的meimei,也就是后世的独臂公主,带着王承恩等几名太监径直赶往大殿。 “你等留在这里,我进去瞧瞧。” 吩咐太监们在大殿外候着,朱慈烺独自一人走入了大殿。 果不其然,此时在大殿,臣子们议论纷纷,除了几位内阁大以外,朱慈烺还见到了别的朝中大臣。 朱慈烺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在旁边一站,静静听着朝臣们的议论。 而天子朱由检显然也是注意到了他这个大儿子,他这至尊王者坐在那龙椅上,用严厉的目光扫了朱慈烺一眼,不过并没有什么其他的表示。 见此,大太监曹化淳心领神会,替皇子朱慈烺搬了一把凳子来,让他坐着听各位大臣们的言论。 朱慈烺对大太监点了点头,这可能是想作为他给自己搬凳子的一种感谢,朱慈烺便将注意力投向那些说话的大臣,殿内的大臣们每一个人剑拔弩张,朱慈烺实在是想听听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此时,殿内的大臣们仍然在争论不休,他们在讨论谁是遇袭之事的凶手。 一部分大臣认为这件事有可能是某些人干的,十有八九是自己国的乱臣贼子作为,矛头直接指向吴三桂,吴三桂是边关守将,一旦叛乱后果不敢想象,这是意图使大明陷于内部战乱。